父亲|先不谈抄袭与否,《漫长的别离》遇到《纸船家庭》,包贝尔差吗( 二 )


两部短片 , 核心情感都是面对上一辈的绝症 , 子女们如何在分歧当中最终达成共识 。 而两部短片又有表面化的不同 , 徐本宸导演的作品 , 是姐姐和妹妹面对这种问题 。 包贝尔的作品 , 是哥哥和弟弟面对这种问题 。 当下很多院线电影当中 , 也有类似的问题 , 看着主线故事、核心情感都是别人的 , 但就是因为对表面化的人物关系动了手脚 , 就很难证明是抄袭 。
父亲|先不谈抄袭与否,《漫长的别离》遇到《纸船家庭》,包贝尔差吗
文章图片

现在 , 要证明抄袭成立 , 不仅仅要看核心情感 , 故事主线等等 , 还要看故事的具体编排当中的台词、画面等等 , 有没有大规模的抄袭存在 。 所以 , 影视剧作品的抄袭诉讼 , 是非常难打的 , 主要的难点 , 就是需要一个专业的编剧导演小组 , 去依据自己的专业见解 , 给出抄袭或者不抄袭的各种佐证 , 法官们在法庭上 , 参考这些佐证 , 进行判决 。 找具体的台词和画面的佐证 , 不是太简单 。
我今天真正重点聊的 , 是当包贝尔的《漫长的别离》遇到了徐本宸的《纸船家庭》 , 包贝尔到底差在哪里了 。 徐本宸的叙事 , 是非常克制 , 因此戏剧张力十足 。 而包贝尔的叙事 , 是非常煽情的 , 因此情绪都被导演自己嚷嚷没了 , 戏剧张力就丢失了 。 包贝尔《漫长的别离》不过一个小短片的时长 , 却至少运用了两大段煽情 , 这放在影视剧创作当中 , 是可以归为“狗血序列”的 。
父亲|先不谈抄袭与否,《漫长的别离》遇到《纸船家庭》,包贝尔差吗
文章图片

第一处煽情 , 是哥哥和弟弟坐在楼梯上 , 继而弟弟煽情 , 哥哥煽情 , 然后发生肢体冲突 。 第二处 , 是母亲把哥哥和弟弟叫在病床前 , 开启了大段的煽情模式 。 不客气地说 , 这两段内容 , 实在是给狗血剧爱好者们看的 。 这样的内容 , 放在电影作品当中 , 不仅仅是编剧导演的不成立 , 而且是对低端审美趣味观众的一种“媚俗”化处理方式 。
与之相比 , 徐本宸编剧导演的《纸船家庭》 , 则在角色情绪上 , 都做到了电影艺术本身的克制 。 父亲 , 是克制的 。 两个女儿 , 也是克制的 。 女儿和女儿之间的冲突 , 也没有上升到肢体冲突上 , 甚至于连言语冲突 , 都非常克制 。 这是非常精准你地写实 。 当然 , 这种写实 , 会让很多狗血剧爱好者们看着不过瘾 。 优秀的电影 , 不是让谁过瘾的 , 而是对现实和艺术负责的 。
父亲|先不谈抄袭与否,《漫长的别离》遇到《纸船家庭》,包贝尔差吗
文章图片

不仅仅角色情绪上的克制 , 更是影片最终走势上的“莫大悲凉感” 。 包贝尔的《漫长的别离》 , 悲凉感根本出不来 , 全靠煽情在里边瞎喊叫了 。 而徐本宸编剧导演的《纸船家庭》 , 最大的悲凉点在 , 父亲告知大女儿 , 自己会山洞等死 。 而大女儿真的担心父亲会离家出走 , 希望真有那一天 , 父亲要先告诉自己 。 这就是影视、小说艺术本身的特点了:越克制 , 反倒是越悲凉 。
【父亲|先不谈抄袭与否,《漫长的别离》遇到《纸船家庭》,包贝尔差吗】 刘震云老师说 , 在哲学的尽头上 , 小说出现了 。 徐本宸编剧导演的《纸船家庭》 , 最终的悲凉感 , 便是哲学说不太清楚的了 。 而包贝尔使劲煽情的《漫长的别离》 , 说清楚的话 , 根本用不上哲学 。 这就是艺术和非艺术短片之间的差别 。 (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