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6日 , 好莱坞著名导演彼得·博格丹诺维奇(Peter Bogdanovich)在其位于洛杉矶的家中去世 , 享年82岁 。
文章图片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博格丹诺维奇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新好莱坞”电影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 代表作《最后一场电影》(The Last Picture Show)曾在第44届奥斯卡奖上获得八项提名 , 并在1998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全国电影保护名录永久收藏 。
相比同为“新好莱坞”电影运动领军人物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乔治·卢卡斯或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布莱恩·德·帕尔马等人 ,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和他的作品在普通观众听来或许并没有那么如雷贯耳 。 但就美国电影发展史而言 , 他却是不折不扣的重要一环 , 正是他将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和21世纪的独立电影勾连了起来 。
早年当过影评人和影展策划的博格丹诺维奇 , 还曾多次采访过希区柯克、约翰·福特等知名导演 , 也是影史最伟大作品《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的忘年好友 。 他是美国电影史的“活字典” , 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 其精彩程度也绝不输电影 。
文章图片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从钢笔到导筒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1939年7月30日出生在美国一个移民家庭 , 父亲鲍里斯拉夫是来自塞尔维亚的表现主义画家 , 母亲艾玛则是奥地利出生的犹太裔钢琴家 。 此时的欧洲大陆 , 正笼罩在纳粹德国的恐怖乌云之下 。 当年五月 , 老博格丹诺维奇匆匆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及其家人 , 远渡重洋避险求生 。 两个月后 , 小博格丹诺维奇便在他们位于纽约的新家里呱呱坠地了 。
老博格丹诺维爱看默片 , 是纽约各家影院的常客 , 小彼得也跟着父亲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 有时候甚至一天能连续看上五场 。 高中毕业后 , 他成功地将爱好变成了职业 , 在纽约大名鼎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当上了电影项目策展人 , 办过奥逊·威尔斯、约翰·福特、霍华德·霍克斯等导演的作品回顾展 , 还重新发掘出不少当时已被外界遗忘的好莱坞老导演 。
文章图片
博格丹诺维奇(右一)与奥逊·威尔斯(中)和约翰·休斯顿 。
在替《君子》杂志撰写影评期间 , 博格丹诺维奇受到大洋彼岸那些法国同行的启发 , 决定学习《电影手册》编辑部的戈达尔、特吕弗等人 , 暂时放下钢笔 , 拿起摄影机来 , 开创属于美国人的“新浪潮” 。 说干就干 , 1966年 , 他和妻子宝莉·普拉特(Polly Platt)毅然决然放弃了纽约的一切 , 带着简单的行李驾车横穿美国 , 来到了好莱坞寻求发展 。 不久之后 , 他结识了人称“B级片之王”的独立导演兼制片人罗杰·科曼 , 并应邀加盟其新片《野帮伙》(Wild Angels)剧组 , 从副导演开始学起 。
罗杰·科曼的新世界电影公司 , 可谓是“新好莱坞”派的西点军校 。 他敢用新人也善用新人 , 尤其喜欢培养年轻人一专多能的本领 , 而马丁·斯科塞斯、科波拉、杰克·尼科尔森、彼得·方达等一大票著名电影人 , 当初也都由这里起步 。 博格丹诺维奇也是一样 , 副导演做了没多久 , 科曼便放手让他自编自导了处女作《女性星球之旅》(Voyage to the Planet of Prehistoric Women , 1968)和《目标》(Targets , 1968) 。 博格丹诺维奇后来曾回忆说 , 在科曼手下工作的那五个月里 , 学到的东西比他之后几十年里学到的都多 。
- 进行|纪念《教父》50周年!系列电影4K修复版将于2月25日开启北美重映
- 史蒂夫罗杰斯|大出意料!“美国队长”重回漫威居然是这样?
- 史蒂夫·罗杰斯|塞巴斯蒂安·斯坦本人也不确定巴基的未来
- 纪念品|自我放飞的明星什么样?好莱坞颁奖季红人写真大片
- the|纪念|彼得·博格丹诺维奇:眷恋黄金时代的“新好莱坞”导演
- 女郎|纪念|贝蒂·怀特:美国的“国民奶奶”
- 进行|徐俐:心怀美好度余生,用退休当天在央视拍的纪念照进行年度总结
- 角色|回顾2021年那些让人难忘的电影人,纪念逝去的电影表演艺术家
- 狙击手|张译情商很高?《输赢》越看越上头?张艺谋新作品为纪念先烈?
- 舞台|德云社尚九熙舞台公演,用唱歌的方式纪念英雄,网友直呼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