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朗读者》:被自卑困住的人,需要用一生去弥补( 二 )


汉娜以年龄和阅历 , 始终占据着与米夏尔感情的主动权 , 米夏尔为她专属朗读 , 让她的自卑得以救赎 。
当米夏尔不再只是她的米夏尔 , 她生出了无法掌控的害怕:这段感情能有什么结局?
难道像张爱玲写的那样:“男人彻底懂得一个女人之后 , 是不会爱她的 。 ”
争吵与冷战不断盘踞他们的生活 , 最终 , 汉娜借故工作变动 , 选择不辞而别 。 这段恋情戛然而止 。
《自卑与超越》一书认为 , 追求掌控感和优越感是人的本能 。
这段爱情对于两个都曾自卑的人来说 , 犹如一根救命稻草 , 两个人都渴望抓住它上岸 。 只是他们抓住的是不同的两端 , 一方上升一方必然下坠 。

一如还在热恋时 , 米夏尔为汉娜写下的那首诗:


当我们敞开心扉时 ,
我们合二为一 。
这之后 ,
我是我 ,
你是你 。

掩饰自卑 , 是一种自我毁灭
八年后 , 当米夏尔再次遇见汉娜 , 他已经退去稚嫩 , 是名法学院的学生 , 常随教授旁听庭审 。
他们相遇在肃穆的法庭 。 这是一桩关于审判二战战犯的案子 , 其中的被告之一 , 正是一别不见的汉娜 。
二战期间 , 汉娜加入党卫军 , 在一所小集中营担任看守 , 她的工作是负责每月挑选囚犯送上“死亡之旅”——奥斯威辛 。
在一场火灾中 , 看守锁住300多名犹太人 , 最后这些人中只有一对犹太母女幸存 。
米夏尔陷入深深痛苦 , 当年自己一腔热血的沉迷 , 却对恋恋不忘的汉娜一无所知 。
也在这一刻 , 他发现 , 汉娜已经不再是风韵犹存的天使 , 而是屠杀犹太人的恶魔 。

其他5名看守口径一致的否认罪状 , 只有汉娜主动承认了 , 但伴随而来的是无知带来的迷惑 , 她认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上级要求 , 甚至反问法官:“如果是你 , 你会怎么做?”
在最后一场庭审中 , 法官拿起一份详细记录着屠杀行为的报告 。
其余5个看守一致指认汉娜是写下这篇报告的主谋 。 法官让汉娜写字对照笔迹 , 汉娜犹豫了 。
因为自卑所以羞耻 , 当自卑无限放大 , 掩饰自己是汉娜面对世人唯一的武器 。
她害怕别人瞧不起她的眼神 , 尤其是当她发现了旁听席上 , 昔日爱过的男孩米夏尔 。
她如何能当着他的面自揭其短 , 节节败退?
此时 , 米夏尔回忆起以前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为她朗读的种种细节 , 突然惊觉汉娜根本不识字 , 当然无从知晓这份报告 。
米夏尔也许是能够唯一证明汉娜的证人 , 但他不敢说出真相面对羞耻 , 只能保持沉默求得体面 。 后来他做出与当年汉娜一样的选择 , 不告而别 。
最后 , 汉娜因为隐藏自己是文盲而拒绝做笔迹鉴定 , 又因没有其他证人 , 她被认为是主犯 , 被判终身监禁 。

自卑的人总爱追求完美 , 其实是无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 把自卑埋放在心中隐藏的角落 。
现实中我们又何尝不是?
在外赚钱辛苦 , 却回家乡营造出“满地是矿”的假象;
明明痛失爱情 , 却故意大声喊出“单身快乐”的宣言;
貌合神离的婚姻 , 却人前狂秀恩爱证明琴瑟和谐……
现实中人越缺啥怕啥 , 越爱隐藏啥 , 甚至不惜拼命制造自己很强的假象 , 殊不知这样更容易把自己推向另一种毁灭 , 不能直面真实的自己 , 就是杀死真实的自己 。
隐藏自卑便永远无法真正超越自卑 , 真正变得强大 , 反而会终其一生 , 为自己的自卑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