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枪|编剧王小枪眼中的《对手》和自己( 三 )


而对编剧来说 , 火起来最快的路不是美名 , 是骂名 。 这听上去非常讽刺 。
尽管面临着种种难题 , 王小枪依然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在为观众创造最优质的影视作品 。
从《面具》到《对手》 , 王小枪的谍战题材都有浓重的个人风格 , 黑色幽默贯穿始终 。 它们靠着人设新颖、视角独特、台词绝妙、现实性强 , 三次抓住同一制片方的心 , 成就了王小枪和张海东的三次合作 。
小枪|编剧王小枪眼中的《对手》和自己
文章图片

业内人士评价 , 编剧能和制片人连续三次合作是非常罕见的:
1.项目结果不好 , 大家彼此抱怨;
2.结果好 , 编剧就会被抢 , 剧本费更高;
3.最后 , 审美和目标一致是挺难的 。
在制片人张海东的心中 , 王小枪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编剧 , “创作功底扎实 , 关注的区间也很宽广 , 尤其是在现实题材上的钻研颇为深入 , 而且 , 他有理想 , 有情怀 , 有思想高度 。 ”因《面具》机缘巧合下展开的合作 , 让制片人张海东与王小枪相识 , 两个人的审美统一是多次合作的重要因素 。 也因为多次合作的信任 , 她敢让王小枪直接写《对手》分集 , 跳过了写大纲的步骤 。
小枪|编剧王小枪眼中的《对手》和自己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
直观而言 , 业内的名气并不是王小枪衡量自己是否是“明星编剧”的重要标准 。 王小枪以谍战剧见长 , 也写过一些主旋律题材的正剧 , 比如功勋单元《无名英雄于敏》 , 数万人在豆瓣给出了9.1的高分 。 在2022年江苏卫视的媒体资源推介会上 , 王小枪与正午阳光合作的《县委大院》也宣布即将开拍 。
“我之前发微博 , 评论数都不超过三个 , 还有一个是自己 。 ”近年来 , 大众对编剧的关注度不足 , 行业对编剧的重视也不足 。 然而 , 作为影视创作的源头 , 编剧的声音却应当被听到 。
小枪|编剧王小枪眼中的《对手》和自己
文章图片

从行业意义上来说 , 剧本是一剧之本 , 是导演二次创作、演员倾情表演的依仗 。 虽然过去狂奔的草莽时代 , 有人曾喊出“大数据可以取代编剧”的激进宣言 , 但随着现实主义的回归 , 观众与市场越来越对品质内容“嗷嗷待哺” 。 一言以蔽之 , 优秀编剧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
目前来看 , 中国仍有大量优秀的编剧从业人员 , 他们怀着一腔热血 , 渴望改变这世界 , 尽管他们大部分都是岌岌无名 , 而在这个好故事稀缺的行业 , 我们仍旧很庆幸 , 还能在荧幕上看见王小枪的优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