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1983年第一届春晚,各行泰斗的盛大聚会,节目丰富且教育意义浓厚( 二 )



1983年 , 当黄一鹤再度提出这个节目时 , 王先生的心里很不好受 , 但最后 , 他还是卸下自己的心理包袱 , 将哑剧这门艺术展现于世 。

令人意外的是 , 《吃鸡》这个节目大受好评 , 就连领导人都笑得直掉眼泪 。
如今 , 我们很难看到哑剧这门艺术 , 其实相比较相声小品来说 , 它的要求更为严格 , 演员必须有深厚的功底才行 。

随后 , 马季和赵炎又说了三段相声 , 姜昆和搭档也来了三段 , 侯耀文和石富宽一个相声三十分钟 。

可见 , 当时的演员都非常敬业 , 这才是春晚最大的意义 。
-03-
其实说实话 , 对比如今的节目水准 , 1983的春晚不管是从节目编排还是舞台效果来看 , 都十分简陋 , 甚至可以用“随意”两字去形容 。
但那时的人很容易得到满足 , 大家的心态也和现在有很大差别 。

直到零点三十分钟 , 四个半小时的春晚终于落下帷幕 , 一个由六十多人撑起的春晚承包了观众一年的回忆 。
和现在的财大气粗相比 , 1983年的春晚演播厅不到600平 , 现场观众不超过200人 。

至于总费用 , 总导演也记不太清了 ,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主持人和演员的着装都是自己平时穿的衣服 , 大家能省则省 , 时代气息很浓重 。
回顾1983 , 当真令人难忘 , 因为正是那次尝试 , 才有了1984年的“第二步迈出” 。

次年 , 春晚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 港台歌星张明敏、黄阿原等人激情献唱 , 朱时茂和陈佩斯的《吃面条》成了经典 , 李谷一的《难忘今宵》至今都是春晚的重磅所在 。
结语
可以说 , 1983年的春晚是一种象征 , 更是一种精神 。

现如今 , 我们都经历了“流量至上” , 大家的审美高度疲劳 , 在越来越多的消遣方式中忘记了初心 。
加上 , 近些年各大卫视不断争抢 , 导致春晚这个节目常态化 , 越来越没有期待感 , 已经基本脱离观众 。

与其说春晚是为群众准备的 , 倒不如说是为明星准备的聚会 , 缺乏内在 , 缺乏教育意义 , 早就没当年的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