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马东究竟是怎么开公司的?( 二 )


另一边 , 政策的趋严 , 更是将米未这个缺点放大 。 尤其是2016年 , 广电的调侃令陡然增加 , 对综艺节目的题材、内容、演出人员、播出时间、播出平台和娱乐程度等多方面都画出了具体细致的限制框架 , 严苛程度可谓是史上最强 。 更是将米未艺人的空间挤压了不少 。
喜剧|马东究竟是怎么开公司的?
文章图片

屋漏偏逢连夜雨 , 米未的艺人在风口转型期也出现了某种集体的失控 。 马薇薇、肖骁、邱晨近几年的翻车言论 , 邱晨、姜思达的出走 , 似乎都印证了从辩论选手到专业艺人的路非常漫长 。
从选手的角度来说 , 辩论与娱乐也隔着一座大山 , 锋利的观点 , 虽然一针见血 , 但是在日日被舆论关注 , 行为被无限放大的娱乐圈上 , 就显现出某种程度的错配 。
2016年华人文化集团董事长 , CMC资本黎瑞刚在接受采访时说过 , 中国的实际环境决定了中国不会出现默多克 。 笔者斗胆翻译一下 , 其实能跟随文化娱乐的风向 , 以及协调艺人与风向的关系 , 才是文娱公司创业者生存的根基 。
换句话说 , 内容制作对于文娱公司不是壁垒 , 内容的方向、审美以及长期稳定的商业变现模式才是现今市场最大的护城河 。
套用此模型再看马东与米未的行动 , 一切都有了合理性 。 《奇葩说》之后 , 《乐队的夏天》还是一样地红了艺人 , 不红公司 。 独立乐队的演出费用水涨船高 , 但是作为制作方的米未 , 并未把钞票装进口袋 , 现实版的成就别人 , 委屈自己 , 竞争之下没有岁月静好 , 赚够吆喝 , 7年之痒的马东 , 终于把目标转移到了模式更加清楚的喜剧方向了 。
2 对喜剧生意“意难平”
似乎是某种宿命 , 马东从业以来一直想摆脱父亲的光环 , 从《有话好说》的主持人 , 到春晚总导演 , 再到后来的首席内容官 , 不碰喜剧 , 从结果上看 , 好像成了马东的原则 。 一路的成功 , 也让他证明了 , 自己并不只是马季的儿子 。 但造化弄人 , 谁能想到 , 让米未摆脱危机的正是马东试图摆脱的喜剧 。
自媒体毒眸采访马东后得出如下的结论:这家公司的喜剧基因似乎很好理解 , 创始人马东是著名相声演员马季之子 , 合伙人牟頔曾经是喜剧综艺《喜乐街》的总导演 , 旗下的签约艺人金靖 , 大学就与搭档刘胜瑛一起进入了即兴剧团 , 出道并一炮而红的首秀 , 是喜剧综艺《今夜百乐门》 。
而米未真正强大 , 不是以上的经验和家学渊源 , 而是在于抓住了喜剧最大的内核:好笑 。 形式不重要 , 重要的是要好笑 。 喜剧大赛包括了素描喜剧、漫才、默剧、独角戏、音乐剧等 。 翻看豆瓣几万条的评论 , 其实大部分人并没有在讨论创新、突破形式、共创等话题 , 说得最多的反而就是这是一个真正好笑的节目 。
喜剧|马东究竟是怎么开公司的?
文章图片

但米未的好笑又有些与众不同 , 他并没有太多李诞式的冒犯 , 或者郭德纲式的市井 , 它关注更多的是简简单单的普通人 。 细看《一年一度喜剧大会》的内容 , 从腰部演员的经历 , 到普通白领的苦恼 , 从产房到互联网 , 从脱发到夫妻吵架 , 这些主题其实正是社会舆论中不易察觉的平凡生活 。
当创作者习惯了郭德纲式传统段子 , 也学会了走在马路上也想歌颂精致上海的李诞式笑料之后 , 却忽略了夹在中间数目庞大的二三线打工人 , 他们只能选择仰望或者俯视 , 却很少能平视自己的生活 , 《一年一度喜剧大会》就像是普通人生活的镜像 。 在评论区中 , 很多人说看得自己稀里哗啦 , 五味杂陈 , 欢乐中的感动 , 正是普通人在节目去偶像化之后 , 平视自己 , 找到共鸣的结果 , 这也许才是这个节目最大的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