珉宇|李沧东以文学的方式,对抗人世间普遍存在的遗忘和粉饰

李沧东住在首尔的平民区 。 离此地不远是江南区富人的豪庭 , 同一座城市 , 高墙分开了不同的阶层 。 他曾经担任过韩国文化部部长 , 自己也是著名导演 , 但在日常生活中 , 他崇尚简朴 , 家里布置并不时尚 。 即便是在剧组跟刘亚仁、史蒂文·元等明星吃饭 , 他吃的也是折合人民币几十块钱的饭菜 。
挑剔的金基德曾说:“在韩国 , 我是第三号人物 , 姜帝圭排第二 , 李沧东排第一 。 ”这虽是个人之见 , 却可见李沧东在同行中的影响力 。 在韩国 , 李沧东以富有人文关怀的诗意电影闻名于业界 , 而在很多影迷心目中 , 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平民导演 , 出生于普通人家 , 电影主角大多数也是普通人 , 哪怕功成名就 , 李沧东的身上也依旧保留了知识分子和劳工阶层这两种气质 。
千禧年以来 , 韩国电影势头强劲 , 李沧东、奉俊昊、洪尚秀、朴赞郁、金基德等都是三大电影节的常客 , 2020年《寄生虫》获奥斯卡奖 , 再度将韩国旋风推上高潮 。 有论者指出 , 《寄生虫》能够相继问鼎戛纳电影节和奥斯卡 , 不仅在于奉俊昊团队的能力 , 也跟世界影坛对韩国电影的总体认可有关 。 早在2019年 , 李沧东的《燃烧》就曾得到戛纳电影节场刊评分最高的肯定 , 他也是当今世界最被认可的亚洲导演之一 。
李沧东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 也有社会学家那样对公共议题的深入挖掘 , 他的电影关注现实 , 富有独特的诗意之美 。 例如在《燃烧》中 , 他关心今天的青年人为何感到愤怒与绝望;在《薄荷糖》中 , 他借个体叙事和倒叙手法 , 呈现了社会转型时期韩国民众的撕裂和隐痛;在电影《诗》中 , 他又将镜头对准一个65岁的女人 , 拍她如何去学习写诗 , 拍一个女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我与他者生存重负的直面 。
《薄荷糖》与《绿鱼》《绿洲》一道 , 被誉为李沧东的“绿色三部曲” 。 它们都以普通人做主角 , 呈现社会转型阵痛留在一代人身上不可消除的伤疤 。 福柯曾指出:“精神病不是一种自然的或生理方面的疾病 , 而是一种对人群加以分类的社会功能 , 它的诞生是历史的产物 。 ”李沧东的电影同样呈现病人 , 甚至是在旁人看存在精神问题的人 , 但他的着眼点不是对病人的指责 , 而是对病因的回溯 , 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代人的精神创伤 , 不同世代的韩国普通人 , 他们面对的失落又有什么不同?
李沧东的作品像是一篇篇病理学报告 , 他以诗人之心融合社会学视角 , 对时代的失语者投射了严肃的目光 , 那不是廉价的同情 , 也不是电影节得奖的素材 , 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和他们需要被理解的生活 。 在李沧东的作品里贯穿着一个主题:没有一个劳动者理所应当被牺牲 。 一个社会 , 有人关注辉煌和成就 , 但总有人要倾听尘土、废墟和碎石 。 艺术不是营造幻梦、加速遗忘 , 艺术应当有底气直面现实、刺穿幻梦 。 更重要的是 , 保有你的勇气和愤怒 , 在许多时候 , 这比才华更重要 。
在成为导演之前 , 李沧东是一位小说家 , 他的小说集《烧纸》和《鹿川有许多粪》创作于1980/1990年代 , 近两年先后被武汉大学出版社鹿书工作室引入中国 。 李沧东曾自谦道 , 自己写小说并不够好 。 显然 , 作为小说家的李沧东 , 在成就上并不如作为电影导演的他出色 。 但李沧东的小说仍然值得一读 , 即便过去了三十年 , 以严肃的艺术标准看待 , 《鹿川有许多粪》《关于命运》《天灯》 , 以及李沧东处女作《烧纸》的同名短篇和《火与灰》 , 都是构思精巧、值得细品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