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画家杨林:观古亭中画书斋( 二 )


伊秉绶$画家杨林:观古亭中画书斋
文章插图
唐代诗人刘禹锡为其书斋撰写的《陋室铭》可以说是对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书斋内涵的最佳诠释:“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古时,书法是读书人的必修课,很多文人,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如苏轼、郑板桥、吴昌硕等均是这方面的全才与大家,故而书斋是藏书,读书、写字、作画、吟诗赋词、抚琴、对弈、品茗、会友的地方,抑或也是青梅煮酒论英雄,运筹帷幄的地方.......
伊秉绶$画家杨林:观古亭中画书斋
文章插图
伊秉绶$画家杨林:观古亭中画书斋
文章插图
清康熙元年前后,李渔告别了风景如画的西子湖,来到了六朝古都南京,在孝侯台边购得一屋,因“地上一丘”,故取名为芥子园,取“芥子纳须弥”之意。

其以芥子园命名的《芥子园画传》,是学习中国画技法的重要入门书,是我国古代版本最多,印数最大、影响最巨的画谱,是古代彩色套印技术的典范,堪称我国古代画谱的巅峰之作,问世三百余年来,《芥子园画传》或成为无数学子步入画坛的启蒙书,对中国绘画界的影响与贡献巨大而深远。
伊秉绶$画家杨林:观古亭中画书斋
文章插图
伊秉绶$画家杨林:观古亭中画书斋
文章插图
近代最为著名的书斋莫过于张大千先生的“大风堂”。他喜欢把大风堂题在画上,这堂号便名传天下。我亦去过齐白石、付抱石、黄秋园等诸先生的画室参观,因时代所限,虽然不大,但都是陋室之中有乾坤,即画家精神之所寄也,正所谓“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当然苏州“拙政园”等园林内的书房,可谓是传统文人园林书房的典范,散发着醇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日久弥香。

伊秉绶$画家杨林:观古亭中画书斋
文章插图
伊秉绶$画家杨林:观古亭中画书斋
文章插图
书斋从名号、整体布局,到每个细节的陈设,无不烙上主人的影子,浸润着主人灵魂的馨香,也折射着各个历史时代文化的灵性光芒。笔墨纸砚,琴棋书画,这些元素或缺一不可,但又因人因时而异。看似无意而为之,但无意之中是真意,更多的是艺术家心灵深处的情感表达。

如枯木野花,古物残莲,苍苔洞石,信手拈来,随意拾就,皆心境之表达。文人喜以字画铭志,所以字画在书斋里,有着画龙点睛地位。清代诗人、画家方熏在书房中的自题联“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何尝不是自我心志的表达呢。书斋挂画也有讲究,山水为上,花木次之,鸟兽人物又略少,这也是借山水以铭志,期许以山水之心胸,增浩然之气韵吧!

而书斋匾,更是书斋主人铭志寄情的灵魂所在,常自己或请名人和师长题写,以言其志、其趣。我为自己的书斋题写的匾额曰“松柏山坊”,因我爱松柏之高洁不阿之气,又喜山林之野趣,名字中亦有3个木字,故松柏在我的作品中常有表现,亦是心境所至也。朱零、石开、曹元伟等诸多名师也为我题写过堂匾。
伊秉绶$画家杨林:观古亭中画书斋
文章插图
伊秉绶$画家杨林:观古亭中画书斋
文章插图
伊秉绶$画家杨林:观古亭中画书斋
文章插图
书斋里物件,经过岁月的沉淀,凝聚着主人的精神和气息, 在现代拍卖市场上,价格都远超普通的物品,更不要说著名的文人所用物品了,书斋匾额更是一匾难求,只要出现众星捧月,如清伊秉绶隶书横额“遂性草堂”就曾拍出2300万元的历史高价,显示当下书法收藏审美的回归,亦是现代人崇文尚雅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