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开拍2021秋拍丨天开一堑锁咽喉:张大千“峡江”壮年之作( 二 )


本幅作于一九四一年,是画家在川所绘。入图可见孤峰高耸入云,勾、皴、点、染不仅表现出山峰的坚挺耸峙,还给画面增添了层次感,使画面前后过渡自然柔和。张大千的布局不刻意强调玉垒的自然险峻,倒是着眼于恬淡暇适之观景情状,岸边房屋和树木相得益彰,与水面波涛汹涌对比鲜明,若对比其一九四七年所作《导江山城图》之气势雄浑,又是别样的情致,反映了画家年龄、心境,以至技法的不同。
【 何应钦&开拍2021秋拍丨天开一堑锁咽喉:张大千“峡江”壮年之作】何应钦&开拍2021秋拍丨天开一堑锁咽喉:张大千“峡江”壮年之作
文章插图

左:张大千 1947年作《导江山城图》右:张大千 1946年作《导江胜景图》
张大千在早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从清朝到隋唐,从临摹到仿作,画风非常多变,即使从他同一时期的作品当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本幅的主体风格介于“清新俊逸”和“瑰丽雄奇”之间,正好对应了张大千中年时期的风格。张大千常见作品以取法石涛为主,兼顾梅清、石溪、朱耷等,但本作取法于江贯道,是其比较少见的佳作,具有很大程度的独创意义。同时,张大千在山水画上,遵循着自然客观事物的规律和特点,他笔下的风景并不是空想而来,而是他通过观察了解和体会之后的艺术效果。
从风格来看,《峡江云涛》颇有特殊之处,既采用了三段式构图,又表现了分层布局,层次感分明,既有宋元前人的古法用笔风格又蕴含了个人独特的表现手法。值得一提的是张大千曾数次以导江玉垒为题材进行创作,对比其他作品,本幅《峡江云涛》一作特点鲜明,与其他以导江玉垒为题的作品风格截然不同,这为其增加了很大程度的收藏价值。
何应钦&开拍2021秋拍丨天开一堑锁咽喉:张大千“峡江”壮年之作
文章插图

Lot 719 张大千 峡江春霭并行书七言诗
纸本成扇 1945 年作
80×28 cm×2 约 2.0 平尺(每幅)
释文:晚山忽忽看云生,山有云生乃有情。未必丹山重似画,只于此处看天成。隐居只在一舟间, 与世无求只好闲。远放江湖读书去,还嫌耳目近青山。湖上新晴宿雨收,平头艇(子)贴天浮。罂尊酌得三千觥,大醉去题黄鹤楼。树里平桥秋日长,风丝掠鬓晚生凉。红尘有事满城郭, 野老还为静处忙。信脚清溪(细)路斜,角巾捎落紫藤花。寻常记得相过处,口未应门先唤茶。
款识:1.乙酉秋日写峡江春霭似敬之将军雅拂,蜀郡张爰。2.乙酉秋日张爰。
钤印:1.张爰、大千 2.张爰之印、大千
说明:何应钦上款。何应钦(1890 ~ 1987),字敬之,室名可园,贵州兴义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会员。历任黄埔军校总校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长、北伐军东路总指挥。1928 年任国 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30 ~ 1944 年任军政部长。抗战时期历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 军委参谋总长、国防委员会常委。日本投降后,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何应钦&开拍2021秋拍丨天开一堑锁咽喉:张大千“峡江”壮年之作
文章插图

1980 年张大千与何应钦等人合影
《峡江春霭并行书七言诗》扇高近尺,宽逾两尺,湘妃大骨,为世所罕见大千巨扇,正面以峡江春霭为题,用石溪笔法写出;背面以俊爽奔放的笔势书沈石田七言长诗,似为图画解说,可谓大千知音。且为大千挚友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所作。何应钦与张大千早年相识,1943年张大千从敦煌返回,时任军政部长的何应钦为张大千开免验通行公文,免除不少麻烦。后两人均移居台湾,1980年4月何应钦90大寿时,张大千根据何应钦平日的描述,精心画了一幅《泥凼风景图》作寿礼相赠,两人来往近半个世纪,可称至交。此扇为张大千壮年之作。画家正处于年富力强的创作巅峰期,作融合南北宗画风的大成努力,因此体现在画面上但见暖峦浮翠,元气淋漓,令观者为之心动。画面布局以高远角度表现水村山郭的平远之景,致力于描绘诗句中描述的景物以及林 中隐居处的柴门瓦屋,给观者展现了一个可居可游的理想活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