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只有明白了宝玉为什么不救晴雯才能真正读懂宝玉( 二 )






宝钗$只有明白了宝玉为什么不救晴雯才能真正读懂宝玉
文章插图

面对于此,宝玉是最清醒的,所以他才能做到无为。他作为一个见证者用录像机一般清透的眼睛,眼睁睁看着她们像一朵朵花一样如何娇艳地怒放,又如何无奈地枯萎。
晴雯是众多女儿的优秀代表,她是百花丛中开得最为夺目的那一朵。晴雯离去,宝玉无比痛心,他怀疑怡红院私房话是怎么样传到王夫人那里的,甚至怀疑袭人与此事有关。他因为痛才将怀疑的眼光放到最亲密的人身上,也因为痛才提前预感到晴雯的下场。




宝钗$只有明白了宝玉为什么不救晴雯才能真正读懂宝玉
文章插图

宝玉没有去救晴雯,甚至在去探望晴雯时两手空空连副药也没有给晴雯带去。可是当一个金尊玉贵的小少爷不带一个随从,悄悄潜入下房看望一个陪伴他六年的玩伴时,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不合礼法的挑战,这些比花钱给予物质帮助更难。
宝玉亲自为晴雯倒茶读来令人心酸。当日爱吃豆腐皮包子的俏丫头,如今躺在脏乱差的下房里,苦等一碗茶。她心心念念的少爷来了,拿起碗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又用水汕过,方提起沙壶斟了半碗。宝玉先自己尝了一尝,才递给晴雯。都到了这步田地,宝玉不改公子本色,他要让晴雯喝到一碗干净适口的茶,这份体贴和用心方是宝玉本色。宝玉给予晴雯的是一颗真心。




宝钗$只有明白了宝玉为什么不救晴雯才能真正读懂宝玉
文章插图

客观上,宝玉是个未成年无实权的少爷,其实即使他去苦求王夫人,王夫人也未必答应。因为用情至深却是为了一个丫头,这便坐实了晴雯勾引宝玉,加重了晴雯的罪孽,反而适得其反。
最关键的是在主观上,宝玉明白谁也救不了这些如花的女儿。与其在这险恶的世界受荼毒,还不如让她们早早去了干净。
于是有了那篇文采飞扬明祭晴雯实则祭黛玉的《芙蓉女儿诔》。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这黛眉、这药炉写的是谁?怕我们没看明白,曹公特意在晴雯尺骨未寒时让黛玉过来与宝玉讨论起其中两句诗,“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还说什么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何必分得如此生疏,最后这两句诗被宝玉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忡然变色。所以《芙蓉女儿诔》明祭晴雯实则祭黛玉。
因此对于晴雯一事的处理,描写的其实是将来面对黛玉时无能为力的宝玉。黛玉会被高于宝玉的权贵带离贾府,宝玉纵使与妹妹情深意重,无奈地位低,面对强权他只能欲哭无泪,眼睁睁看着妹妹被夺走,又眼睁睁看着妹妹离开人世。
因此,在晴雯的事情上,其实就是未来宝黛婚姻在外来力量介入时的无可奈何。此时,宝玉真正面对的并不是疼他的母亲和老祖线,而是他只能跪下的强权。
曾经不懂宝玉,骂过宝玉毫无用处,唯有情深。其实怡红公子是最懂女儿心的,他不分尊卑甘愿为侍女作伇服侍她们,让她们开心。他虽然没有给病重的晴雯带去什么,但是让晴雯在临终前见到他,把最真挚的感情给了晴雯,这是对晴雯最大的安慰。




宝钗$只有明白了宝玉为什么不救晴雯才能真正读懂宝玉
文章插图

他把世间所有美好的生命都与女儿联系在一起,这份对生命的平等尊重已然超越了时代。
综上所述,宝玉必须在晴雯的事情上无为、无力、无奈,这样才让我们明白,他日宝玉失去黛玉时会有怎样一番挣扎。如果不经历世间的苦与挣扎,怎样放下红尘离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