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姝&苏轼门人写给少妻一首“表白词”,流传900年,如今已成网红金句( 二 )


许是因为这首词的缘故,杨姝看向李之仪的眼神中多了一抹恋慕。


杨姝&苏轼门人写给少妻一首“表白词”,流传900年,如今已成网红金句
文章插图

李之仪在太平州的日子并不好过,他本来和黄庭坚诗词唱和,但不久,黄庭坚被调离远去。
剩下的李之仪满心落寞,此时命运也展示出了残酷的一面。
和李之仪相濡以沫的妻子,在第三年的时候去世。
情深不寿。
太过深沉的情爱,终究难以长久。
短短四年之间,李之仪身边的妻子儿女、儿媳,俱都离世。
李之仪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
\"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继见舍。第四年初,则癣疮被体,已而寒疾为苦。\"
至亲辞世,自己又身染沉疴,如此境况,让人心生绝望。
此时,杨姝却款步走来。
无人与你立黄昏,无人问你粥可温。
那我来。
三、深情薄性?
就在李之仪在暗夜中沉沦时,一道光照了进来。
当年宴席上弹奏着《履霜操》的杨姝走来了。
她不顾流言蜚语,坚决来到李之仪身边。
他作词,她唱曲,两人就在缓缓地曲调中,相互慰藉。


杨姝&苏轼门人写给少妻一首“表白词”,流传900年,如今已成网红金句
文章插图

美人深恩,李之仪如何不懂?只是他深陷两难。
彼时的李之仪已经年近六旬,而杨姝不过二十多岁。
巨大的年龄差距,像是一道鸿沟。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另外,与自己一起经历苦难的妻子尸骨未寒,他又怎能生出他心?
于是李之仪只能看着杨姝,无法言语。
善解人意的杨姝知道他的为难,因此只是静静陪伴在侧。
无需多言。
陪伴,才是最长久的告白。
可是,李之仪已经很老了,人上了年纪,就特别想要更多的温暖。
这让我想起了杨振宁和翁帆。


杨姝&苏轼门人写给少妻一首“表白词”,流传900年,如今已成网红金句
文章插图

这两人的爱恋,早已超越了世俗的定义,所以外人眼中看来的“爷孙恋”,其实是两人最需要的彼此温暖。
最终,李之仪下定了决心,他不顾世俗的眼光,迎娶杨姝。
这样的行为,总会被指指点点。
就像当年苏轼的妻子王弗去世,苏轼深情写下一首《江城子》,后来还是有人指责,亡妻去世不久,他就和侍女搞到了一起。
可是,不要忘了,苏轼写的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了,还在深情凝望。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能理解另一半人的欢喜和悲伤。


杨姝&苏轼门人写给少妻一首“表白词”,流传900年,如今已成网红金句
文章插图

感情的事,终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四、表白金句
有一年,李之仪和杨姝来到长江边,就在此时,他写下了那一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杨姝&苏轼门人写给少妻一首“表白词”,流传900年,如今已成网红金句
文章插图

老夫写给少妻的这两句情话,流传了千百年,至今还是表白金句。
看完了李之仪的故事,想到更多的,还是杨振宁与翁帆。
很多人会疑问:这样的老夫少妻,他们真的幸福吗?
可是,幸福本就是一个只能由自己来定义的词语。
别人的疼痛,你无法感同身受,别人的幸福,同样如此。


杨姝&苏轼门人写给少妻一首“表白词”,流传900年,如今已成网红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