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蛇不知自己有毒,人不知自己有错( 二 )


玄奘备历艰辛,九死一生,却从未考虑过回头。
这是因为玄奘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去伪经,求真经。
到了印度的玄奘备受欢迎,但他不曾忘记自己的使命,苦研佛经,直至大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
17年后,玄奘取得真经回归大唐,被唐太宗以国礼迎回长安,开启了中土佛教的新篇章。
一个真正有认知的人,不仅眼界开阔、格局远大,他们更能在遭受危难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直至峰回路转。
《菜根谭》有言:“德随量进,量由识长。”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提升自己的认知。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你对问题的认知才是问题。
须知,认知是一个人格局的宽度,也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高度。
刘邦$蛇不知自己有毒,人不知自己有错
文章插图
03

  • 自知的人生才完美。
《吕氏春秋》有言:“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
认识到自己有所不知,是高明的人;
而那些犯错之人的最大弊病,就在于本身不知却自以为什么都知道。
自欺欺人只会故步自封,为人自知方能有所进步。
美国上将艾森豪威尔还是士兵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军官前来查岗,突然看见艾森豪威尔戴的帽子很大,大得都快把他自己的眼睛给遮住了。
于是军官便问:
“你的帽子怎么这么大呀?”
艾森豪威尔答:
“不是我的帽子太大,而是我的头太小了。”
军官又问:
“头太小不就是帽子太大了吗?”
艾森豪威尔接着回答说:
“我母亲教导我,一个人如果遇上点什么,应该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从别的什么方面找问题。”
这份主动了解自己的思维让军官对他赞叹不已,也正是这份思维让其一步步成为了五星上将,最终成功登上总统宝座。
自知之人会主动反思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了不起的人生态度。
《论语·子罕》有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思是说,孔子杜绝了这四种弊病:
不主观臆断,不绝对,不固执己见,不以自我为中心。
而这些正是为人自知所需要的心态。
曾国藩的一生,起点极低,但抵达的高度却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梁启超先生赞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
曾国藩早年做人做事往往过于刚强、固执,因此得罪了许多人,但他始终觉得自己有理。
后来,曾国藩于家中苦心研读为人处世之书,经过不断反思,终于大彻大悟,并立志重新做人、痛改前非。
“知其雄,而守其雌”,只有刚柔并济地做人,才能打开困局、重获新生。
正如他在家书中所说:
“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
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而这些转变,都是建立在曾国藩对于自己的认识之上。
古希腊人将“认识你自己”刻在了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
苏格拉底也曾说: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才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
认识自己,就是直面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活出自在真我。
刘邦$蛇不知自己有毒,人不知自己有错
文章插图
▽亚里斯多德曾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思考,是我们了解世界、亲近自己最简单便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