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红楼梦里最通俗易懂的两句话,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搞明白( 二 )


诚如宝玉第一次有所悟时所言: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正所谓“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史记》语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纵使操一世的心,为那仕途官场的升迁,为那金银钱财的积累,到头来却依然要生老病死,谁也躲不过无常而短暂的一生。
君不见王熙凤的结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李纨的结局“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贾雨村、贾赦等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皆是因未曾“缩手”和“回头”。

贾雨村@红楼梦里最通俗易懂的两句话,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搞明白
文章插图

脂砚斋对这两句话的批语令人警醒: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后面又说:一部书之总批。从整部红楼来看,曹公写贾府的繁华富贵,败落衰亡,都离不开这两句话的指引,可以说这两句话亦是整部书之精髓所在。
也正是因四大家族不满足于“白玉为堂金做马”“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富贵已极”的奢靡生活,才有了“忽喇喇似大厦倾”的败亡结局,才有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触目惊心。
寺庙叫“智通寺”,细思亦有深意,脂砚斋批道“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因智而通,不智不通,智通寺却正是为天下沉迷名利富贵之人下一棒喝。
《围炉夜话》语云: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增广贤文》语云: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人生贪求太多,不知缩手回头的结果,一定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老之将至,大限来临。
红楼梦里真正因智而通的人少之又少,秦可卿是一个,所以她会在临终前托梦王熙凤交代后事,让凤姐早早退步抽身,为家族日后做好打算,并指出元春封妃这样的大喜事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贾探春是一个,她在抄检大观园时,一语点醒众人: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局外人冷子兴,也是一位看得清的“旁观冷眼人”,他虽不在贾府谋事,却能凭借其生意人的精明世故,一眼看穿贾府真实状况,语出如探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而那“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的龙种老僧又是谁?他可以是跟着疯道人走的甄士隐,也可以是悬崖撒手的贾宝玉,还可以是斩断情丝的柳湘莲,临终悔悟的秦钟,他是所有最终因智而通之人,而他们的智通,无不经历过一段不知缩手和回头的红尘。
所以脂砚斋对智通寺又有一番评说: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景;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
此时的天下望族富贵百年的宁荣二府都还未正式出场,然而曹公已经下埋下了伏笔,交代了结局,这个智通寺何尝不是败落之后的贾府,那个龙钟老僧又何尝不是贾府众生的镜中之影?读完整部红楼,跟随贾府去那红尘中经历一番之后,再回头看这两句话,慢慢就咂摸出深意来。
看似通俗易懂的两句话,然而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又有几人能从功名利禄中急流勇退,退步抽身?看的明白,却活不明白的人太多太多……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知道这段历史是否让您有所触动,以史为鉴,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