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写一部巴黎全史是不可能的?一部“难以尽述的”巴黎史( 二 )
正如一本巴黎早期观光者指南的作者皮加尼奥尔·德·拉福斯在1765年所写的那样:“如果一个人看到不计其数的巴黎历史著作就认为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我曾经把“历史”和“巴黎”两个关键词输入计算机,想确认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到底有多少关于巴黎历史的书,结果发现那台可怜的计算机无法完成。)但是,即使那难以计数的历史著作也无法向人们描述巴黎历史的全貌——事实上,珀雷克的微观历史研究方法的重点是强调,“穷尽”历史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限定在某一天、某一地也是不可能的。
文章插图
《午夜巴黎》(2011)剧照。
因此,巴黎的历史可能太过丰富和多样,不可能被一部单一的叙事作品所囊括。但我要试图在本书中完成它。在这个引言中,与其说我给出了我所收录和排除的内容,不如说我给出了自己做出选择的标准。我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受乔治·珀雷克的启发,寻求写一部“难以尽述的”巴黎史。
回忆和神话:“巴黎有成千上万部小说”
1732年,普尔尼茨男爵这样写道:“人们曾经对巴黎有过许多描述,人们也曾经听过许多有关巴黎的言论,多数人是在亲自造访巴黎以前就知道巴黎什么样了。”意大利作家、巴黎旅游者爱德蒙多·德·亚米契斯在19世纪晚期曾赞同道:“任何人与巴黎都不是初见,而是一再重逢。”正如这些评论所表明的,在过去,与巴黎有约往往带有一种企盼。对亚米契斯来说,这种企盼来自他对法国文学作品的广泛阅读。
正如巴尔扎克所言,“巴黎有成千上万部小说”,这就是说,亚米契斯在参观巴黎圣母院或城市下水道时,不可能不想到维克多·雨果;在参观卢森堡公园或拉丁区时,不可能没有从米尔热的《波希米亚生活场景》中生发的既视感;在拉雪兹神父公墓时,不可能不想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在走上巴黎的码头和桥梁时,不可能不想起波德莱尔的诗歌。
文化期待会妨碍巴黎“初体验”的想法绝不是19世纪末的观点。康斯坦丁·波索夫斯基曾经认为:“一个人可能在死前从没有到过巴黎,但他一定会觉得它熟悉,因为他会在梦中和想象中见过它。”中世纪的旅行者们也有这种印象,当他们第一次接近巴黎的时候,许多人感到就像到了耶路撒冷或巴比伦,还有人感觉就像到了所多玛和蛾摩拉。而对20世纪和21世纪的旅行者来说,更多的则是文化收获,因为他们得到的是巴黎无限的文化影响,包括印象派画家、超现实主义诗人、存在主义哲学家、犯罪小说作家、经典电影制片人、城市摄影师、旅游明信片以及巴黎的其他历史。
亚米契斯强调的概念是,对城市的体验是由文化期望折射而出的,这无疑也适用于其他城市和历史遗址。如果对巴黎来说情况似乎向来如此,也许比其他地方更甚,那么这部分是因为长期以来巴黎所具有的神秘色彩。历史学家们已经使我们习惯于接受这样的思想:在19世纪,巴黎就已经被神化为一座现代城市。该城市在19世纪50至60年代被拿破仑三世和奥斯曼男爵彻底地重新设计时就已经成为其他城市在几代人时间里所追求的样板——现在来到巴黎时,我们仍然身处当年改造的后果之中。
但是,巴黎的历史甚至在奥斯曼出生以前很久就已经被神化了。例如,有一个产生于8世纪的故事说,在特洛伊被希腊人占领后,一群特洛伊难民流亡至此建立了巴黎。至少从中世纪开始,巴黎就已经神话般地现代化了。按照中世纪的传统主题,巴黎是“智慧”的特殊产品;按照后文艺复兴时代的概念,巴黎是新罗马;按照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概念,巴黎引领了文明的发展。这三个例子都早于19世纪奥斯曼改造的“现代”巴黎神话。巴黎创造了许多关于它自己的神话,这一事实也是其神话的一部分。
- 写生小品#全国艺术名家邀请展—— 何杰中国画作品赏析
- 艺术家$瑞典女艺术家 安娜·哈尔丁·莫尔 写实作品欣赏
- 学习书法@崔寒柏:写了一个“寿”字,很佩服我自己写得好,舍不得送人了
- 衢州市政府&中国首个城市NFT发布!666套“衢州城市经典”元宇宙数字藏品,你值得拥有~
- 出版者周刊&莫言:如果不是因为写了《生死疲劳》,我估计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
- 仙人#安史之乱前,李白写了一首充满童趣的诗,读完第一句就爱了
- 咖啡馆|写一部巴黎全史是不可能的?一部“难以尽述的”巴黎史
- 菊花!写意菊花范画步骤分享
- 才艺&美术生过年秀才艺,纸上写一千个“传奇”,成品出来后众人泪目
- 杨振宁!98岁杨振宁带翁帆写书法:提笔舞墨有功底,不愧是世界级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