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已比我年轻》
评委点评:
父母在 , 孩子无论走多远都还有故乡 , 而当父母逝去 , 孩子才可能有勇气书写故乡——这是多数从事“故乡写作”的作家的共识 , 媒体人徐汉雄能够有勇气提起笔 , 在《母亲已比我年轻》这本书当中 , 真诚地面对父母与自身 , 平静地展示伤口与泪痕 , 非常难得 。 纾解内心困境大概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 寻求共鸣则是他获取情感力量的初衷 , 而留下一份有关亲情与故乡的文本 , 供同龄人与年轻人阅读 , 则是所有从事“故乡写作”之人的共同愿望 。
《百年家国:唐家故事》
评委点评:
这是首次公开的广西灌阳唐家百年传奇故事 , 作者借此回望一段与中国近代史密切相关的家族命运 。 唐景崧中法战争请缨作战, 甲午保台孤臣泣血;唐镜澄随唐景崧抗法、保台 , 而后涉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唐超寰参加北伐与南宁保卫战 , 1949年助力南宁解放;唐现之师承陶行知 , 筹办广西师范大学前身 。 追溯他们的人生轨迹 , 串连起一部荡气回肠的家族史 。 对作者来讲 , 这一次写作也是他精神上的回乡 。
《武康路113号——走进巴金的家》
评委点评:
本书以位于上海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为讲述对象 , 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 , 精美而细腻的图片 , 直观清晰地呈现巴金的文学成就与生平事迹 。 尤其是他背后的家庭生活与妻子萧珊的相关文字 , 让这本书拥有温度与烟火气 。 读者漫步其间 , 如与巴金晤面畅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亦可以探究《家》《寒夜》《随想录》成书的精神源头 。
《流变的家庭:转型期中国农民家庭秩序的多重面孔》
评委点评:
作者通过驻村调研考察 , 挖掘潜藏于乡野日常下农民的生活逻辑及家庭的内在机制 , 以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 , 抽丝剥茧地梳理了转型期中国农民家庭秩序的嬗变 。 此书聚焦家庭领域的具体现象 , 如婚姻模式、代际关系、养老问题等 , 并由之延伸至村庄、市场等场域 , 剖析相互间丰富而幽微的联动关系 。 流变的家庭既是社会从传统至现代转型的产物 , 亦是其发展变迁的见证 。
《大均衡:进城与返乡的历史判断与制度思考》
评委点评:
在本书中 , 作者围绕当代农民愿否返乡、能否返乡以及如何返乡这一紧迫的社会课题 , 展开了全方位的历史判断和制度性思考 。 作者还对“进城与返乡”这一历史命题加以延伸 , 对中国当前社会的土地制度、城市化路径、贫富差距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立体而深入的田野观察与学术解读 。
《世间味道》
评委点评:
《世间味道》装载着作者浓密得无法排解的乡愁 。 因为浓密 , 每遇见一个读者 , 这本书就“匀”一些给人家 。 慢慢地匀仿如慢慢地诉说 , 这才让这份愁有了娓娓道来的亲和力 。 跟着肖于的笔触 , 尝过酸甜辣咸种种味道的同时 , 仿佛到东北遛了一趟 , 亲眼目睹东北小城里许多人家的命运波折 。 此书读后颇感厚重的另一缘由是 , 在梳理美食、勾勒人心之后 , 还有对地域性情的挖掘 。
《肥梦》
评委点评:
以“富拉尔基”为基点 , 小说家阿郎用5部中篇小说 , 写下了发生在他故乡的故事 。 书里有隐忍、暴烈的人物 , 有坚韧、强大的生存姿态 , 有痛楚、撕裂的家庭伤痕……作者以不动声色的笔触 , 将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 , 以冷静的旁观者角色 , 对往事碎片进行了回忆、拼接、展示 。 通过这本书 , 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他人的故乡 , 也可以想起自己的故乡 , 从书中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 想到一代代远走他乡之人的共同遭遇 。
- 巴金$中青阅读2022年2月家乡书单
- 红星新闻记者!成都书店春节“不打烊”,阅读中感受浓浓书香年
- 图谱|孙莉莉:绘本阅读的重点在于“教育家长,解放儿童”
- 幼儿|孙莉莉:绘本阅读的重点在于“教育家长,解放儿童”
- 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度阅读︱记忆的幽灵与历史的书写
- 图谱|孙莉莉:绘本阅读的重点在于“教育家长,解放儿童”丨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 陈谋$书香打卡:四川省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正式亮相
- 邱捷|《晚清官场镜像》:日记中的晚清政治生态|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
- 中青网&立春之日:北京新闻中心里分享“文化大戏”
- 四史#网上答题、诵读经典……迎新春,一大波阅读活动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