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乔家大院:如何看待孙茂才这个人物?( 二 )


这样的一个人不可能和诸葛亮 , 司马懿之流相比 , 但是 , 在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上 , 他们其实都是如出一辙的 。
诸葛亮出山 , 关羽张飞买他的账吗?没有 。 当时诸葛亮怎么做的?上来就亮大招 , 预测曹仁到来的时辰以及如何破解他的八卦阵 。 就是这样当时关羽服他了吗?没有 。 所以才有后来 , 关羽华容道上放曹操这一幕 , 这说明什么?他和诸葛亮的赌约 , 他输了 。 服了吗?服了 。 我们看《三国》的时候 , 白衣过江前 , 关羽怎么说的 , 他对诸葛亮前线胜利赞不绝口 。 这不仅是嘴上服 , 而是打心里的服 。
那司马懿呢?司马懿展现才华的时候 , 曹氏家族的其他成员 , 有谁服他?你们看《大司马》的时候有一段情节就是 , 诸葛亮东出连连击溃曹军 , 这时候司马懿有没有上来就挣?没有 。 那些总想压他一头的人 , 什么曹休之流 , 是不是 。 你想立功 , 给你机会 , 我不跟你抢 。 你想扬名立万 , 给你 , 我也不跟你抢 。 最后证明什么?证明司马懿的以守待攻的策略才是对的 。 等到这个证明结果反复被认证之后 , 司马懿才出山 。 是因为没有能打仗的了吗?是因为没有人再说他的观点是错的了 。 那你是对的 , 那就你来做 。
让一个人心服口服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你要有能够折服他的能力 。
孙茂才在乔家 , 一开始和诸葛亮 , 和司马懿的遭遇是一样的 。 上来长栓就很不服气 , 还得给你牵驴 , 还得给你端碗 , 最可气的是还得给你盛洗脚水 。 你说气不气人 。 你这么招摇 , 别人都是土生土长的人 , 人家会服你吗?后面不给你穿小鞋吗?当然会 。 那怎么办?走起 , 展现才艺 。
上来孙茂才就猜到刘黑七定要前来闹事 , 所以他就借着这个空挡的时间 , 给乔致庸拔牙 。
牙疼的问题解决了 , 刘黑七的问题也想出办法了 。
光拔个牙 , 肯定不是本事 。 后面激将乔致庸放弃江雪英选择陆铭钰 , 包头巧设计引诱邱家上当高价囤高粱 , 一个草根人物见识不多 , 经商不久就能如此处变应事 , 没有足够的智谋恐怕也很难想得出来 。
从这些事情上来看 , 孙茂才不仅智商高 , 而且处事不惊应变有序 , 年轻的乔致庸和他比至少心智上还差很多 。 而且从乔致庸刚开始处理和他争夺霸盘的邱家的态度就能看出 , 当时的乔致庸除了私恨就是泄愤 , 但是孙茂才很明显更能冷静的站在局外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
那么这么一位有才学有见识的人物为什么最后会和乔致庸分道扬镳呢?
随着剧情的发展 , 我们不难看出 , 其实 , 很多时候两个人的观念以及观点都是不一样的 。 即使乔致庸一直以为他和孙茂才是情投意合 , 志趣相投 , 但那也只限于在面对乔家生意上的问题上 。
前面我们也分析了 , 孙茂才和乔致庸是两个人出身不同 , 成长环境不同 , 性格不同 , 甚至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不一样的两个人 。 这样的两个人待久了自然会有很难融合的地方 。
比如 , 当初孙茂才看待刘黑七的问题和乔致庸的就不同 , 还有在处理乔致庸的婚姻和家族的命运问题上两个人的想法也是不一样 , 再有就是处理已经霸盘落败的邱家的态度和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 种种的不同 , 你细细去总结分析就会发现 , 前期之所以矛盾没有爆发是因为孙茂才的观点引导甚至启发了乔致庸 , 乔致庸在面对不一样的观点时选择了接受 。
可是 , 后面就不一样了 , 随着乔致庸心智的成熟 , 理想和情怀的不断升华 , 在他原有的格局上增添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 当他在回头思考问题时 , 就不太会完全按照别人的意思去办 , 这也正是孙茂才感觉自己被排挤 , 两个人逐渐越走越远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