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黄石》只是一部西部剧吗?( 二 )


文化冲突
事实上 , 主创的野心明显更大 , 想表达的东西要多得多 。
如前所述 , 《黄石》所有剧情演进的源动力就是土地矛盾 , 但土地从来就不只具备单纯的财产属性 , 它还同时是一种根植于其上的生活方式的象征 , 甚至代表了某种文化的传承 。 因此剧中的所有冲突表面上看似都围绕着财产 , 但稍微深究一层 , 全是价值观的冲突 。
著名编剧刘和平曾在点评《教父》时表示:内容为王的背后 , 必须是文化至上 , 经典影视剧作品背后一定有自己文化的东西 。 而《教父》最伟大之处在于其讲好了一群西西里人从大河文化(以农业为主流)向海洋文化(以商业贸易为主流)的转型 , 故事核心是两个文明之间巨大的冲突 。 其中教父柯里昂始终坚持以家族文化为核心 , 坚持自己的伦理精神 , 不愿意完全融入美国海洋文明的文化中 。 也正因为此 , 美国巨大的社会工业机器才开始慢慢向柯里昂家族碾压过来 。
教父|《黄石》只是一部西部剧吗?
文章图片
《教父》
《黄石》的内核同《教父》如出一辙 。 将剧中相互角力的三方拆开来观察 , 实际上都分别象征着某种异质文明 。 其中达顿家族代表的是保守势力 , 意识形态构成是草原文化和牛仔精神的交织;虎视眈眈的商人和财团们则代表进步势力 , 本质上是不断寻求扩张的现代资本;而印第安人则代表着历史上一直没能得到完全清算的种族仇恨及一系列遗留问题 。 本质上 , 这是保守、进步与历史三股力量的冲突和战争 。
这种冲突不光体现在故事走向和剧中的冲突各方上 , 也体现在镜头安排上 。 剧中经常会有镜头的快速切换 , 将粗犷的草原牛仔生活和西装革履的现代人作对比 , 让观众得以直观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撞和冲击 。
与此同时 , 剧中还常借达顿一家之口 , 不失时机地对城市居民和一些社会现状展开嘲讽 。 例如第四季中 , 出现了一个环保NGO的女代表 , 其自称素食主义者 , 只吃无麸质燕麦 , 却对有机食品的种植和牛羊繁育流程一无所知 。 这个剧情设置 , 无疑是对当今美国诸如素食主义者、动物保护者、NGO等左翼组织进行的一番刻意嘲讽 , 暗示后者就是一群十指不沾阳春水、重理念不重实际的巨婴 。 至于从小在农场长大的保守派 , 可能外表粗糙 , 但精神上更为坚强 , 而生长在城市里的人外表讲究却精神孱弱 。 两相对比 , 颇有“一代不如一代”的唏嘘感 。
总而言之 , 《黄石》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剧集 , 其野心颇大 , 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复现美国的历史进程 , 这无疑给该剧赋予了史诗剧的潜质 , 也难怪不少剧评人将其同《权力的游戏》对标 。 至于结局谁会胜出目前还无从猜测 , 就像《权力的游戏》一样 , 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会揭晓答案 。
教父|《黄石》只是一部西部剧吗?
文章图片
《黄石》
但剧情走向和剧集海报已经给出了些许暗示:每一季中 , 达顿家族的敌人都变得越发强大 , 从第三季开始逐渐出现了黑云压城之兆 。 而到了第四季 , 海报色调更是从未有过的压抑 , 其以黑灰色调为主 , “Y”字的黄石家族标志上栖息着一只乌鸦 , 背景是漫天乌云压境——这一切都意味着不祥 , 也暗示着这场土地保卫战或许终究只能是一场堂吉诃德之旅 。
寻根之旅
2021年下半年 , 《1883》开画 , 其同《黄石》的叙事路径恰好背道而驰 。 《黄石》讲的是一群现代美国人在试图保卫自己的家族产业和生活方式 , 而《1883》则是在描写西进运动 , 是美国的先辈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进行的开拓之旅 。 前者是已经有了 , 不能没有;后者则是完全的白手起家 , 从无到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