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冰墩墩 冬奥中这些公共艺术也值得被关注!( 二 )


在延庆赛区主入口广场上 , 有一棵8米高的“吉祥树”格外显眼 , 红彤彤的树冠 , 流线型的树干 , 远远看去像是一个飘动的中国如意结 。
这是由艺术家涂啦啦创作的《张灯结彩》 , 作品上半部分是艺术化处理的冰壶;下半部分则由两块滑雪板组成 。 涂啦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他起初设想的是一个中国结造型 , 后来了解到延庆盛产油松 , 他便结合当地特色 , 将上半部分调整为由多个球体组成的树冠 。 “每个球体代表不同国家的运动员 , 串联起来好比全人类紧紧连在一起 。 ”
|除了冰墩墩 冬奥中这些公共艺术也值得被关注!
本文图片

作品名称:《张灯结彩》
作者:涂啦啦(中国)
他还把滑雪板处理成流线型 , 一是与旁边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主线条相呼应 , 二是显得更加灵动飘逸 。
涂啦啦称 , 从构思到创作完成 , 历时2周 。 最紧张的阶段 , “连续30多个小时没合眼 。 ”
在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中 , 呈现的是由艺术家张冕、郅敏创作的作品《舟》 , 这件作品的创作历时一年多时间 , 由数千片陶瓷单体颗粒一颗颗安装完成 , 每一片都是经过1350摄氏度的高温手工烧制而成 。
《舟》的陶瓷单体颗粒运用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色彩系统 , 以天霁蓝主色、冰蓝间色等蓝色的渐变 , 作为不同颗粒的颜色来穿插、排布 , 用色共计19种 。
|除了冰墩墩 冬奥中这些公共艺术也值得被关注!
本文图片

作品名称:《舟》
作者:张冕、郅敏(中国)
郅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 , 数千年来我们希望为冬奥会创作这样的艺术作品:它既有着国际语言 , 也包含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 ”
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南广场放置的作品是《新ET》 , 作品由意大利艺术家里卡多·科德罗创作 , 把极少主义雕塑传统和具象符号实现了完美的融合,艺术语言高度洗练,与周围区域形成鲜明对比 。
|除了冰墩墩 冬奥中这些公共艺术也值得被关注!
本文图片

作品名称:《新ET》
作者:里卡多·科德罗(意大利)
国家速滑馆的内部也有一件作品 , 是艺术家任哲创作的《赤韧》 , 作品主体的东方武士周身为红色 , 昂首目视前方 。 体现了不断突破、挑战自我的勇气 , 身后不断绵延的丝带象征烈焰般燃烧的热情与奥运进取精神的传承 。
观众可以把《赤韧》的作品结构分为两部分来看:第一部分 , 是矗立在前的武士 , 名为“脊梁“ 。 蛟龙藏匿 , 游弋四海;伏龙奋跃 , 凌驾九天 。 武士昂然挺立 , 微微颔首呈蓄势待发的姿态 , 身后则背负着重重龙影 , 无畏江山万里苍莽 , 仍旧迎难而上;动静之间 , 缓缓叙说一段忍辱负重的过去、和一种精神的觉醒:海纳百川 , 当为国之胸怀 , 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自強不息 , 当为国之脊梁 , 是为天地而立心 。
|除了冰墩墩 冬奥中这些公共艺术也值得被关注!
本文图片

作品名称:《赤韧》
作者:任哲(中国)
第二部分是武士身后的“丝带” 。 武士的通体红色 , 象征烈焰般的热情;而“丝带”则体现奥运的进取精神绵延不断、传承至今 。 将内心的坚韧与背后的汗水融于“冰丝带“ , 兼具柔软与刚毅 , 通过视觉语言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刚柔并济的智慧以及冬季运动速度与激情之美 。
艺术家期望观众在感受到冬季运动速度与激情之美的同时 , 永远怀有一颗如“赤韧”般热情、坚韧的赤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