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只此青绿》幕后灵魂竟是18岁的天才少年?( 二 )


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后,被元朝高僧李溥光收藏
之后,明末清初被大收藏家梁清标收藏,但是,从元朝高僧李溥光到梁清标这一段时间,整整经历了一个大明朝,这300年间,这幅画在哪里至今是个谜 。这幅画上的收藏印章也是很少的 。梁清标对这个画重新装裱了一下,他的收藏圈的老朋友宋荦写了一首诗: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
进的一图身便死,空叫肠断太师京 。
他的这首诗其实就是从蔡京的那个提拔中化出来的,添加了一个悲剧的结局,确实极具感觉上的煽动性,但是他根据啥说的这个人就姓王,没有根据,估计就是为了诗凑字数 。
除了他没有人提过王希孟,北宋徽宗时这么惊人的一个大画家,《宣和画谱》中竟然没有他的名字,他也没有任何其他的作品,历史上也没有任何的记载,很不科学 。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画,真正的这个源头其实都是梁清标,再往前就很难追溯,所以关于王希孟的这些信息也都是他放出来 。画上有9枚印章都是梁清标的 。
乾隆皇帝的很多画都是从梁清标那进的货,像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陆机的平复帖,周方的簪花仕女图等,这个千里江山图虽然近了清内府,但是没有引起乾隆皇帝的重视,实际上也并没有能引起我们现代人的重视 。
这个画真正热起来的时间,是上次故宫公开展览 。可能是网络传播艺术知识,大家都喜欢听传奇故事,有一个18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留下了千年佳作 。
这幅画火起来原因主要有四个
一个是这个画是彩色的,相对于我们传统的就比较常见的水墨画,视觉上的冲击力是非常强的
千里江山图|《只此青绿》幕后灵魂竟是18岁的天才少年?
文章图片
与水墨画对比
第二个就是这个画近12米的这个长度,是清明上河图的两倍,足够震撼
第三个就是这个作者的传奇色彩,宋荦还说这个王希孟画好画之后不久就死了,所以这个就更富有一种悲剧的这个传统色彩,一结合这个画现在高度很高 。
清朝灭亡后从宫中流出,几经辗转进入了北京故宫博物院 。
第四个就是,百年内只展览过四次
千里江山图是绢本青绿山水画 。绢本就是指这个画是绘制在薄而坚韧的丝织品上 。很多绢本的古画,经过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这是丝织的特性导致的 。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青绿山水是中国画的一个种类,青绿是指绘画时采用两种矿物原料,蓝铜矿和孔雀石,这是国画使用的矿物原料 。
千里江山图|《只此青绿》幕后灵魂竟是18岁的天才少年?
文章图片
蓝铜矿和孔雀石
千里江山图是用一整幅卷画成的,放大之后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弹性蚕丝 。这个东西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所以它是有极限寿命的,时间长了肯定就会断裂,这张画上又使用了大量的矿物原料,每次一展开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脱落,所以每展出一次就会损伤一次,建国至今也只展览四次,最近一次的展示时间是2017年,下一次估计就遥遥无期了 。
写在最后
这副画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它背后的故事有那么点问题 。人们喜欢传奇色彩的故事,那要是带点悲剧那就更能传颂万古了 。再加上这幅画本来是就是千年佳作,人们也就更愿意相信它背后的传奇故事 。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仅凭一首诗作在灿若繁星的唐诗中流传千古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上天似若青睐这些才人,借一诗一画走人间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