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都读到博士了,当个「科研逃兵」可耻吗?4位前辈的分析发人深省( 三 )


研究生课程前期主要从事科研项目 , 一旦第1篇论文完成并且第2篇、第3篇论文正在推进 , 我就会帮助他们寻找感兴趣的就业机会 。 比如有学生对科普感兴趣 , 我就会帮助他们与博物馆员工建立联系 。
我觉得 , 导师可以将学生与自己朋友中从事非学术职业的人联系起来 , 让他们接触不同的选择 , 帮助他们扩展人脉 。
博士生选择“逃离科研”的原因探析

历史是一面镜子 , “逃离科研”事件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发生:
如获得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北大才子柳智宇大学毕业后遁入空门;新华网2003年刊载了一篇《我为什么“逃离”科研队伍一位科技人员的自述》 , 报道了在某研究所工作的4位研究员集体辞职 , 主人公列举了“保密风气浓厚”、“科研成果署名混乱”、“重当官、轻科研”等等理由 。
这不由得让所有人重新想起了“钱学森之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 更需要反思的是: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优秀的人才毅然决然退出 , 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又出了哪些问题?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8期中 , 作者万淼对“逃离科研”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 总结如下:
1.博士生待遇过低
中科院院士杨玉良认为:“国内博士生待遇低 , 造成隐性教育不公 。 由博士奖学金、学校补助和导师补助三者构成的待遇仅仅1000元左右 , 相比于国外其他国家的优良待遇(德国博士生为1200欧元/月 , 法国博士生800欧元/月) , 我国博士生是严格意义上的高科技民工 。
2.科学精神的缺乏导致“科研路”难以为继
- 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
现实教育中 , “科学精神”只不过是很多人放在口头上用来交流表达的语句而已 , 很多家长与教师所关注的并非是“科学精神” , 而是“科学名气” , 只要自己的子女或学生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硕士、博士 , 把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学位证拿到手 , 那就意味着大功告成 。
-博士在读期间的“应试科研”
工程院院士秦伯益认为:当前科研领域存在着科学精神缺乏问题 , 年轻人只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应试科研” , 创新意识和个性被抹杀 。 对于博士生而言 , 在3-4年内完成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学习、博士论文的撰写任务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与时间 , 但为了能够迅速毕业、找工作 , 博士生更倾向于通过一些投机取巧方式获取学位 , 如重复研究、将以往成果改头换面、甚至学术剽窃等等 。
-走上教师岗位后学术生态环境的不佳
青年教师在“讲师-副教授-教授”的升迁路径上也面临着繁重的论文发表和项目任务 , 为了实现职称晋升 , 青年教师不得不进行灌水式制造和发表论文 , “十年磨一剑”已经成为混学术圈最次策略 。
3.科研与期刊管理的缺陷
吴锐认为在我国“博导终身制”虽然不是一个公开的制度 , 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博导职位是现实中的终身制 。
现实的尴尬与拷问饱含了对博士的摧残 , 一些学生博士4年仅是在开学和毕业时见过老板若干次 , 平时不管不问 , 更有些博士期间根本没有受到导师任何有价值的指导 , 缺乏对研究领域前沿的追逐 , 而是忙于帮助导师承担课题项目 , 当然其中不乏大量无创新意义的横向课题 。
4.婚姻、就业与健康问题
博士生首先作为一个人 , 然后才是学者 , 除了考虑以上因为教育、学术带来的压力外 , 还应该注意到个体的生活压力 。 近年来高学历人群过劳死事件增多 , 如复旦大学博士生李开学、中国社科院学者萧亮中、复旦大学海归教师于娟……等等事件 。 不少博士生抱怨过的太累 , 称快坚持不下去了 , 这也许是从体征角度看身体与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 更是摆脱学术的原因和驱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