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狙击手》:极简主义的胜利( 二 )


狙击手|《狙击手》:极简主义的胜利
文章图片

这样高对比度的极简视觉炫技显然比他之前的“土豪装修风”更加高级 , 他不再使用以前“大色块”的视觉呈现 , 而是学会了全片用“大漠、大雪”这样的极端环境视觉元素就能讲好一个故事的本事 。
这不禁又让人想到了张艺谋在电影上的“恩师” , 黑泽明导演 。
如果说张艺谋前期的“装修风”是学的黑泽明导演的《乱》《影武者》等片 , 那么利用环境讲故事的方式亦然 。
众所周知 , 黑泽明导演是一众大师之中 , 最看重拍片现场天气的导演 , 他的镜头之中 , 大风、大雨、大火都是“常客” , 他“请来”这些视觉上持续有动态的自然之物 , 为电影画面增加了动态和层次感 。 如此看来《狙击手》《悬崖之上》里纷乱的大雪、《一秒钟》里飞沙走石的大漠 , 都是他对黑泽明电影遗产的完美继承 。
狙击手|《狙击手》:极简主义的胜利
文章图片

某些刁钻的艺术电影讲究“一场一镜” , 比如胡波导演的《大象席地而坐》 , 他坚持每个场景只用一个长镜头解决 。
这类艺术片的拍摄手法来源于欧洲 , 影迷们熟知的贝拉·塔尔、迈克尔·哈内克等导演都喜欢用如此风格进行电影创作 。
既然是一场一镜 , 那么整部影片中长镜头的数量势必会多 , 长镜头一多 , 视角就难免变得客观、疏离 , 特写与近景镜头会相应减少 , 中远景镜头变多 , 而这是商业类型片的大忌 。
特写与中远景的切换调度 , 是商业片制作的重要手法 。
狙击手|《狙击手》:极简主义的胜利
文章图片

《狙击手》的叙事与场景虽然简单 , 但这也是体现张艺谋商业片拍摄行活的重要作品 。 全片的景别切换与剪辑节奏的配合严丝合缝 , 丝毫不拖泥带水 。 我军望远镜的视角与美军狙击镜的视角的交错使用为远景镜头的拍摄提供了新的花样 , 看张艺谋的电影 , 视觉上可谓是最不会感到枯燥的 。
《狙击手》全片并非真的如许多影评所说的“一个场景” , 中间还有“坦克大战”、采访人员访问志愿军战士等情节 , 但是占据全片大部分时长的场景还是中美两军的阵地 , 所以称作“场景单一”更为贴切 。
狙击手|《狙击手》:极简主义的胜利
文章图片

场景单一的极简叙事就无法避免电影的“舞台化” , 但是张艺谋强大的影像掌控力没有让本片变成舞台剧一样的电影 , 纵使片中出现了一段两个战士在阵地上铲土的具有“舞台效果”的桥段 , 也没有抵消掉全片厚重的电影感 。
【狙击手|《狙击手》:极简主义的胜利】纵使如此极简的叙事 , 张艺谋还是没有忘记在中美两个对手之间 , 塞进了一个朝鲜孩子 。 这个朝鲜孩子的戏份不多 , 台词也极少 , 但是他在片中有着巨大的作用 。 这个孩子的存在 , 让《狙击手》比其他同类题材电影更具温度 。 张艺谋导演在如今的创作中依然能够保持早年的人文主义视角 , 不得不说非常难得的事情 。
狙击手|《狙击手》:极简主义的胜利
文章图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