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登顶中国影史票房的大片是怎样炼成的( 三 )


较《上甘岭》《英雄儿女》等上世纪的影视作品 , 该系列影片借助高新拍摄设备与后期特效技术的迭代 , 对宏大战争场面的展现方式更加立体多样 , 不仅实现了动作电影的创新 , 更让观众沉浸式体会到肉搏的疼痛与心灵的震撼 。
为带给观众最真切的感受 , 充分展现志愿军的亲历场景 , 于冬在最初就明确了一点:影片坚持不用一个资料镜头 , 用实拍和现代技术手段呈现和还原上世纪50年代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 。
这意味着巨大的特效工作量 。 以仁川登陆的两个镜头为例 , 在开拍前把图画好了拿去做 , 一共做了10个月 , 体现到电影中不过两分多钟 。
黄建新说 , 全球有80多家特效公司加入项目 , 每家做的镜头数量都不一样 , 多的做了几百个 , 少的做了几十个 。 那么加起来共计多少镜头?多到给不出答案 。 “每个镜头都有特效 。 哪怕是最简单的文戏 , 人受伤后身上的血、天上下的雪 , 也都要做 。 ”于冬说 。
陈凯歌认为 , 尽管在中国电影工业的熟练程度上 , 相较于好莱坞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但拍了这个电影 , 我们有底气了 。
票房新纪录的产生 , 也让于冬倍感振奋:“我们能在单一市场有这样的产出 , 下一步我们就有力量将更宏大的史诗搬上银幕 。 ”
“了不起的时代 , 需要更多了不起的作品”
《长津湖》系列电影不仅帮助一代人更好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 更完成了国产主旋律电影的一次进化 , 为主流大片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启示 。
——摆脱“超级英雄”的叙事逻辑 。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 , 该系列电影值得称道的是伍千里、伍万里、梅生、余从戎、雷睢生等英雄群像的塑造 。 其中既有“百千万里”的兄弟情 , 也有“雷老爹”与多代战士的父子情 , 还有七连的战友情 , 这些感情真实可触 , 有效与当下年轻观众产生共情与共鸣 。 紧凑的角色设置 , 细腻复杂的人物情感羁绊 , 让每一位观众在故事中看到了自己 。
——民族影像风格的有力呈现 。
世界电影史上真正优秀的战争大片始终建构并独创着新的美学风格 , 例如《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单》等 。 中国战争电影同样在呼唤属于自身的独创性民族美学风格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说 , 《长津湖》系列电影呈现的正是一种“悲歌慷慨”与“气韵沉雄”交融的民族影像风格 。 这种风格重新铭刻了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民族集体记忆 , 激励青少年观众获得以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加速自身成长的动力 , 凝聚民族共识 。
饶曙光说 , 影片通过多视点切换、大量手持摄影和快节奏剪辑 , 营造出极强的临场感 。 战争化妆与特效技术表现完美 , 战争场面音效逼真 , 弹道声效突出 , 有力渲染了影片气氛 。
——立体真实的细节铸就故事生命力 。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说 , 在过去很多的中外战争电影中 , 战士前赴后继的牺牲、绝对服从、拿胸膛堵枪眼的行为虽英勇无畏 , 可身处和平年代的年轻观众往往因难以理解其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 感觉剧情“夸张”“不可信” 。
胡智锋认为 , 《长津湖》系列电影没有为煽情而煽情 , 而是以细节充分揭示动机 , 立体、真实地推动剧情 , 成功实现了观众情感走向和思维立场的双重代入 , 道出“小米加步枪”何以战胜“飞机大炮”的关键——指导员梅生已经退伍 , 但当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 , 他骑车百余里赶回部队 。 为什么再回战场?随着“这场仗我们不打 , 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的逻辑阐释 , 观众的疑问得到解答 , 志愿军保家卫国的动力也得以揭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