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像海燕一样搏击,幸福的前提是拥有创造与建设爱的能力(上)( 三 )


另一处怪异就是既然小飞是张飞的后代 , 而顾一野跟阿秀母子在一起就是为了弥补张飞的牺牲 , 那么是谁要求小飞改姓顾?姓张不是理所应当吗?这个情节又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而写的吗?小飞不同意 , 后来又解释说“张字好写顾字难写” , 虽然是个孩子所说 , 但依然很尬 。 这是往回找补吗?还是用无忌童言在好笑中抹平之前的怪异感?(唉 , 我真不是杠精啊……)
当然矛盾冲突过后 , 编导又花了许多力气来抚平 , 比如江南征和童冰的歌唱 , 顾衡的到场祝福 , 以及副CP们温馨有爱的对视和牵手画面 , 还有响起来的歌声和美好温馨的郊野一家三口画面 , 以及最后江南征的画外音 , 用被分手的“受害者”的理解和祝福 , 力图彻底抹平观众的意难平 。
真的很努力了哈 , 反正本观众已经GET到了 , 也见好就收地表示接受了 。 只是还是觉得 , 如果不搞那些冲突性的所谓看点和不用台词改写事实 , 会显得更真诚 。
(这里必须说一下顾衡的演员张志坚的表演 , 气质老戏骨的眼神 , 含着泪光的欣赏与祝福 , 说服力刚刚的 。 )
张飞|像海燕一样搏击,幸福的前提是拥有创造与建设爱的能力(上)
文章图片

OK , 对这两集中有关顾秀婚姻的感受就说到这里 , 接下来说说对顾江、顾秀感情的认识 。
网上关于顾秀的情感文不少 , 争论也很多 , 争论的关键点在于到底顾秀之间有没有爱情 。 有人说顾江之间才是爱情 , 选择阿秀只是为了完成照顾班长一家的责任;有人说顾秀之间有爱情 , 顾一野是个决定了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做到的人 , 他说要爱上阿秀那就一定爱得上 , 后面的剧情也证明他做到了;而还有很多人没被婚礼说服 , 对所谓顾秀之间培养出来的爱情痛心疾首无法接受 , 认为这是顾一野压抑自我 , 勇敢肩负责任和道义的牺牲之爱 , 是大爱 , 而不是爱情 。
本观众觉得 , 这几种争论之所以会存在 , 关键就在于对爱情是什么的理解差异造成的 , 也就是说 , 一方觉得对方理解的爱情就是自己理解的爱情 , 另一方也这样觉得 , 但实际上 , 两方理解的爱情不是同一个 , 或者说 , 更可能的情况是不完全是同一个 , 那么这种鸡同鸭讲的争论将永远存在 。
当然永远存在也没什么不好 , 就存在呗 。 只不过 , 一样米养百样人 , 人与人之间因经历、个性和所受教育差异造成的内心需求的不同 , 形成对爱情不一样的理解和需要太正常了 , 就是同一个人 , 在成长过程中对爱的需要也是不同的 , 会变化的 。 那么我们需要来看看这个爱情到底是什么 , 顾一野在张飞死后的自我救赎中 , 他对情感的需要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 这对于理解剧情 , 从中感受一些东西 , 用来对照自己的情感 , 还是有意义的 。 毕竟文艺作品的传播意义就在于此嘛 。
所以先来看看爱情的定义 。 某一版心理教材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爱情定义太多了 , 有从生物学下的 , 有从社会学下的 , 这里随手采用从前考过的一版教科书里的)定义道:“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 , 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产生的具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 (这定义比较老旧也比较狭隘 , 大家自动忽略“异性”二字 , 可替换成“另一个体” , 别杠哈 。 )
再来看一个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 , 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和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 , 分为决定爱一个人的短期和坚持爱一个人的长期两种)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 这三因素的一种或N种组合之后共产生7种情感类型 , 如图 。 仅有亲密的即是喜欢 , 仅有激情的是迷恋 , 仅有承诺的是空洞爱 , 亲密加承诺的是伙伴爱 , 亲密加激情的是浪漫爱 , 激情加承诺的是愚蠢爱 。 亲密激情承诺三种均有的才是爱情 , 而三种因素约均衡 , 组合画成的三角形越接近等边三角形 , 则强度越强 , 越接近完美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