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姐姐$《红楼梦》:史湘云:宝姐姐真的太好了!贾母:你就长点心吧!( 二 )
从年龄上来看,在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三个人中,湘云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因为她称呼林妹妹为林姐姐,而宝钗比黛玉大三岁。
但是,在她们三人中,史湘云却是最早定下婚姻的人。就算湘云与黛玉同岁,此时也不过十二岁,因为不久前,贾母刚为宝钗过了十五岁生日。
但史湘云的父母早亡,对于她的婚姻,自然只有其叔叔才能决定了。而他叔叔替她挑选的夫婿如何呢?
有关史湘云的夫婿,我们从脂砚斋的批语来看,应该是卫若兰。而这个人物,在秦可卿的葬礼之上,曾经出现过。
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
可见,史湘云的婚姻,还是挺完美的。试想,若她的叔叔真的不待见她,对她的婚姻,会如此上心吗?
(2)史湘云经常来贾府做客。
按宝钗的言语,史湘云在家一点儿也做不得主。以史家勤俭持家的做派来看,显然,湘云是不能随意进入贾府的。
但真实的情形如何呢?
是湘云可以自由的离开叔叔家,来贾府玩耍。比如,贾探春在大观园组织诗社活动,当时的史湘云并没有在。随后,宝玉回到怡红院,在袭人的提醒下想到了她,才发现忽略了她。
也是在这个时候,袭人让下人给湘云送去了一些水果、玩物。她通过丫鬟得知,宝玉等人正在商量做诗。她的反应,也是耐人寻味的。
袭人劝道:“什么要紧,不过是玩意儿。她比不得你们自在,家里又作不得主儿。告诉她,她要来又由不得她;不来她又牵肠挂肚的,没的叫她不受用。”宝玉道:“不妨事,我回老太太打发人接她去。”正说着,宋妈妈已经回来,回复道生受,与袭人道乏。又说:“问二爷作什么呢,我说和姑娘们起什么诗社作诗呢。史大姑娘说,他们作诗也不告诉她去,急得了不得。”
文章插图
试想,若史湘云在家中真的没有地位,她在得知作诗一事能有这么大的反应吗?
(3)史湘云与南安太妃非常熟悉。
贾母八十大寿时,南安太妃等人都来贾府替贾府庆生了。而当南安太妃提出要见贾府里的小姐,贾母将宝钗、宝琴、探春、黛玉、湘云人叫出来后,南安太妃第一眼就看到了湘云,并打趣的说道:
其中湘云最熟,南安太妃因笑道:“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账。”
【 宝姐姐$《红楼梦》:史湘云:宝姐姐真的太好了!贾母:你就长点心吧!】由此可见,史湘云在家所受到的待遇,并非如宝钗所说。这仅仅是她个人的揣测罢了。但因为她的揣测,史家勤俭持家美好的品德却在贾府之中,成为了折磨他人的坏名声了。
3、一场螃蟹宴,更是丢尽了史家的脸。
被湘云追捧的宝姐姐对她究竟如何?在这一场螃蟹宴中显然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史湘云最后一个加入大观园诗社。因为一时兴起,而自告奋勇的提出了,要做一回东道。
到了晚上,薛宝钗特意邀请她到蘅芜苑,商量做东道的事宜,并提出了,湘云所面临的经济问题。
因向她说道:“既开社,便要作东。虽然是个玩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婶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和这里要呢?”
从此时的情形而言,宝钗的提醒,确实是出于她的一片好心。若她真心为湘云着想,替她做一回东道,咱们也无话可说。但问题是,在螃蟹宴中,薛宝钗藏有私心,完全利用了湘云,她们诗社所吃的,不过是众人吃剩下的。
- 梁山!水浒里唯一看透梁山结局的人,装病离开宋江,最后在海外建国称王
- 贾宝玉@王熙凤说实话了,林黛玉和薛宝钗在她心中地位不同,细节说明一切
- 叶广芩|《叶广芩文集》丨那些明明灭灭的故事,曾隐于历史的深处……
- |来看“火针刺绣”,民间高手用烙铁绘就10米长卷《百虎图》
- 人本主义@文艺评论 | 任仲伦评《人世间》:好好生活,就是美好生活
- 唱进洋 再起航$象山《唱进洋 再起航》唱进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群众体育文化展演
- 邢岫烟|《红楼梦》最好的一对姻缘,无心插柳柳成荫,被长辈当成废物利用
- |《人世间》:周家传家宝玉镯子去哪了?原来李素华什么都明白却看破不说破
- 古籍|军事地理大纲:《地图综要》
- 黛玉@探春管家:王夫人暗度陈仓,宝玉阴阳怪气,黛玉却展示了大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