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谱|99岁版本目录学家,一辈子“泡”在图书馆,被誉为“古籍活字典” | 草地周刊( 三 )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从出版到现在 , 虽已历30余年 , 但到目前还没有哪一部书目 , 在收书的数量、藏书的单位、著录的详明等方面能超越它 。 这样大型的古籍联合目录 , 不仅在我国图书馆界是首创 , 在近代藏书史上也是第一次 , 为学术界使用善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全程参与编纂 , 沈燮元在北京、上海两地共出差十年 , 生活艰苦时 , 一天只吃两顿饭 。 他说:“出差回来后 , 别人跟我开玩笑都说‘那个不要家的人来了’ 。 ”
年谱|99岁版本目录学家,一辈子“泡”在图书馆,被誉为“古籍活字典” | 草地周刊
文章图片

沈燮元在展示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寄来的经、史、子、集部黄跋照片 新华社采访人员邱冰清 摄
二三十年只为编纂一本书
“时间来不及了 , 我现在不能荒废时间 。 ”这是沈燮元近几年常说的一句话 。
完成《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工作后 , 沈燮元已经到了退休年纪 , 他没让自己闲下来 , 而是继续因编纂工作而中断的清代藏书家黄丕烈题跋集的整理工作 。
黄丕烈 , 清代藏书家、校勘学家 。 他题跋的古籍 , 表明其在版本、校勘方面的独特价值 , 凡有黄丕烈题跋的古籍都被视为一级藏品 , 按沈燮元的话说是“价格嘭嘭嘭就上去了” 。
沈燮元并非第一个整理“黄跋”的人 。 晚清 , 潘祖荫刻印过《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六卷 , 民国 , 缪荃孙刻印了《荛圃藏书题识》十卷 , 此后也有很多人做过黄跋整理工作 。 但由于以往古籍是私人藏书 , 整理者多半没看到原书 , 题跋多是托人代抄 , 难免错漏 。
沈燮元希望能整理出一本更翔实、准确的黄丕烈题跋集 , 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更完整的检索版本 。 他整理的《士礼居题跋》书稿中首先把出自同一本书但却分散各处的黄丕烈题跋集中起来 。 其次 , 通过查看原书、书影等 , 将错刻、臆改、误认的题跋文字一一改正 。 第三 , 将前人未见过的黄跋补进书稿 。
如何从浩繁卷帙里找出黄跋?除了南图 , 附有黄跋的古籍多收藏在日本静嘉堂文库、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地 。 过去 , 沈燮元会给这些地方寄送平信收集黄跋 , 现在他请馆内工作人员通过现代通信帮忙联系 。 相关领域研究者或学生等见到黄跋相关资料 , 都会“送”到他案头 。
沈燮元“工位”旁的书柜里有几个信封装着书页照片 , 那是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寄来的经、史、子、集部黄跋照片 。 “这么比照着一核对 , 就不会有错了 , 没有把握的东西不要弄 。 这些全国只有我有哦 。 ”沈燮元说 。
年谱|99岁版本目录学家,一辈子“泡”在图书馆,被誉为“古籍活字典” | 草地周刊
文章图片

沈燮元从书柜里拿出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寄来的经、史、子、集部黄跋照片 。 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邱冰清摄
沈燮元的办公桌和桌四周堆满了古籍、书稿 , 红笔、黑笔、铅笔在他核校80多万字的《士礼居题跋》书稿时各有用处 。 目前书稿进入二校阶段 , 他说:“人家做的工作我不重复 , 要补缺 。 给后人留点东西 , 供人家查查资料 。 ”
“我酒量还是可以哦”
熟悉沈燮元的人大多知道 , 老先生一辈子除了书 , 便是爱喝两口小酒 。 “原来喝白酒的 , 现在不敢喝了 , 年纪太大了 , 喝点10度的米酒 。 我酒量还是可以哦 。 ”
“沈老的好奇心不仅在做学问上 , 生活上也是求知欲很旺盛的人 。 ”南图古籍编目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小仲告诉采访人员 , 虽然已99岁高龄 , 但娱乐圈的事他也“略知一二” 。 每当看到办公室的“小同事们”在浏览网页新闻等 , 他会好奇地跟你聊一聊在看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