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秦霄贤,杨九郎,从瓦舍江湖看德云社的人才储备( 三 )


还算他们有点求生欲 , 抱腿的粉丝是个男性 , 字幕也写的是“他们”而非“她们” 。
在调侃的外衣下藏着辛辣的讽刺 , 喜剧的魅力由此而来 。
柔然这个角色拿捏不好 , 会有丑化演员、丑化粉丝的嫌疑 。
拿捏的难度 , 在于真假的呈现 。
哪些是真的 , 哪些是假的?
被脏兮兮的粉丝抱住腿时 , 脸上的嫌弃是真的 。 斥责安保并给粉丝银两的贴心关怀是假的 。
师弟来拥抱时 , 远远张开双臂的怀抱是假的 。 顺势把手搭上去 , 把亲热的拥抱变成摆架子的搀扶是真的 。
唯一真假难辨、触人深思的地方 , 还是师兄弟对传统艺术的争论上 。
故事里的柔然和兰陵是戏曲名角儿 , 故事外的杨九郎和孟鹤堂是著名相声演员 。 故事里的柔然用数来宝这种如今被相声囊括其中的曲艺来创新了戏曲 , 而坚守传统戏曲表演的兰陵却上不了台唱不了戏 , 只能靠回味记忆里大师兄的教诲来鼓足勇气、坚定信念 。
喜剧|秦霄贤,杨九郎,从瓦舍江湖看德云社的人才储备
文章图片

而回忆里的柔然大师兄 , 是那个“不能乱改啊 , 这些传世戏曲都是经过前人千锤百炼才留下的瑰宝”的纯朴艺人 。 看似说的是戏曲 , 可“师门传承不能断在咱这一代”时 , 响起的背景歌曲“一桌一扇一惊堂” , 又暗暗指代了相声 。
故事里说的是谁演的又是谁 , 观众看的是谁心里想的又是谁 。
戏里孰真孰假、戏外孰对孰错 ,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 真假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分割界限 , 也没有特别明确的观点结论 , 只让人一会儿好气一会儿好笑 , 刚陷入感动沉思又突然喷饭爆笑 。
喜剧|秦霄贤,杨九郎,从瓦舍江湖看德云社的人才储备
文章图片

这场大秀里的每个人明明都被嘲讽了 , 可偏偏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 , 各自感受到了愿意感受到的 , 膝盖中枪也乐意笑着捧场 。
这角色的分寸拿捏 , 也就杨九郎了 。
如果说故事里的小皇帝是正反皆讨喜的角色性格 , 那故事里的柔然则恰恰是正反皆不讨喜的角色设定 。
代表正面的大师兄迂腐说教、代表反面的名角儿虚伪做作 , 这样对比鲜明的人物弧线 , 演绎的分寸细节稍逾尺度 , 角色就会分崩离析、毫无张力 , 张力不足的人物缺乏真实感说服力 , 从而也起不到推动剧情的作用 。 喜剧的讽刺魅力也会大打折扣 。
从《林子大了》《能耐大了》到《德云瓦舍》 , 从观众“哈哈哈”到粉丝“有瓜吃” , 演技愈发纯熟厚重的杨九郎 , 让回忆里那个热爱戏曲、坚守传统的大师兄是真 , 现实里这个伪善逐利、擅改经典的柔然也是真 , 曾经的温情是真、现在的虚假也是真 , 热爱是真、逐利也是真 。
真的是真、假的亦是真 。
回忆里大师兄的宣教充满了柔软细腻的真实感 , 瓦舍里虚伪双面的柔然充满了接地气的讽刺感 , 一体多面、饱满真实的人物性格 , 让兰陵的复唱水到渠成 , 兰陵复唱亦促进了德福瓦舍生意逐渐走向了兴隆 , 杨九郎在故事里留下了独属“柔然”的精彩一笔 。
孟鹤堂演的兰陵 , 故事线尚不完整 。
李鹤东演的瓜棚 , 神秘的身份刚冒了个头 。
曹鹤阳演的辛抱恙是编剧的自我投射 , 抱恙就是有病 。
许鹤丹演的牛小薇有声有色 。
烧饼的骠骑大将军 , 陶阳的园丁 , 栾云平的于老板 , 李云杰的拾粪郎 , 都演得挺好 , 连小字辈的尚筱菊刘筱亭都能各挡一面 。
喜剧|秦霄贤,杨九郎,从瓦舍江湖看德云社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