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又红了,但一次比一次离谱( 四 )


说到底 , 林黛玉根本不是被网友给玩毁了薅尽了 。
而是根本就换了套存在的方式 , 被消解、 简化为了一个最适合玩乐 , 却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流行梗 。
03
多无奈 , 只看到它的这一面
前面提到 , 有人说这次的林黛玉发疯文学 , 其实根本就是甄嬛体 。
这话说出来其实有点本末倒置 。
毕竟早在《甄嬛传》刚火那会儿 , 就有不少网友指出 , 这不过是低配版的《红楼梦》罢了 。
林黛玉|又红了,但一次比一次离谱
文章图片

然而更有意思的是 , 作为“低配版红楼”的《甄嬛传》 , 如今反倒成了经典永流传 。
里面的各个主角配角 , 在互联网上的形象 , 可比标签化的林黛玉丰满多了 。
单是一个配角安陵容的“黑化”过程 , 都让网友们津津乐道 , 不吝以最大热情 , 充分发挥列文虎克精神 , 去发掘、解析其中的种种细节 。
林黛玉|又红了,但一次比一次离谱
文章图片

四年前《知否》热播 , 靠着拍公侯宅院中的家长里短、利益倾轧 , 也得了个小红楼梦的名头 。
补充一句题外话 , 《知否》的原作里甚至还曾提到过林黛玉 , 不过只是用“病怏怏”三字一笔带过 。
“明兰觉得 , 吃饭这种事是需要氛围的 , 对着个病恹恹扒米粒的林黛玉 , 就是八戒也会没胃口 。 ”
林黛玉|又红了,但一次比一次离谱
文章图片

一部《红楼梦》 , 几乎养活了古言和古装剧的半壁江山 , 自己却只能活在互联网热梗和视频网站的cut里 。
倒也不是要感叹经典的衰亡 , 更重要的或许是另一件事——
我们接触经典作品的途径 , 认识一个复杂事物的思路 , 在不断被简化、压缩 。
可悲之处不在于没人再看《红楼梦》 , 只知道追捧后来的模仿者;
而在于这种将一切都简单化 , 只追寻最咋呼有趣的东西进行玩乐 , 再抛诸脑后的思路 。
或许是认知途径发生了变化:大部头原著不需要自己亲自去读 , 网上有得是“五分钟教你看懂xx”的解说视频 。
电视剧也不必完整追到尾 , 跟着最热的cut就能看完精彩部分 。
B站林黛玉合集有3.2亿播放 , 87版《红楼梦》只有七千万
所以曾经的观众 , 可以在贴吧和论坛激情书写万字长文 , 只为争论一段经典的“宝钗扑蝶”剧情 。
如今这样的争论 , 却只能停留在弹幕里、微博上的寥寥数字中 , 再被迅速地抛诸脑后 。
又或者 , 是互联网时代 , 万事万物都红得快、去得也快的风气 。
让我们早已经习惯于把一个又一个的梗给用倦了薅秃了之后 , 再遗忘得一干二净 。
在这个过程中 , 林黛玉可以是发疯文学里用来“拿捏男人”的工具 , 张爱玲笔下的百转千回 , 也能被简化为道德沦丧的渣男捞女 。
一切都可以用来娱乐 , 一切也都可以被戏谑和消解 。
网友们这次为林黛玉吵完一架 , 一切还是不会有任何改变 。
也不知道下一次 , 在玩闹中走向被遗忘的 , 又会是谁?
不过对这事儿 , 我作为一个民间 林黛玉粉头 , 其实还藏了那么点私心 。
不希望天下只知林怼怼 , 无人再识林黛玉 。
毕竟 , 林姑娘这么可爱 , 哪里就只剩下疯了呢 。
林黛玉|又红了,但一次比一次离谱
文章图片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