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黄飞鸿:从街头拳师到武林理想( 四 )


以黄飞鸿为主人公撰写小说的 , 朱愚斋不是第一个 , 也不是最后一个 , 但他的作品无疑是影响最大的 。 甚至可以说 , 如果没有朱愚斋的黄飞鸿小说 , 很可能就不会有黄飞鸿电影 。 根据从1949年的第一部作品起共执导59部黄飞鸿电影的香港导演胡鹏回忆 , 他注意到黄飞鸿这个人的存在 , 是因为和友人一起坐渡轮的时候偶然读到在《工商日报》上连载的《黄飞鸿传》 , 而同行的友人又恰好认识朱愚斋 。 这显然是一次偶然事件 。
但是 , 导演知道黄飞鸿是一个偶然事件 , 将他的故事拍成电影并且获得成功 , 则不可能仅仅是出于偶然 。 电影制作和发行是一种商业行为 , 除需要资金外 , 如果没有预期收益 , 根本不可能实施 。 也就是说 , 当时胡鹏确信 , 以黄飞鸿为主人公拍摄“某种”电影 , 将会为市场所接受 。
首先 , 香港有武侠片的基础 , 有很多武侠片影迷 。 粤语武侠片诞生于1938年 , 早期作品中的武打动作大多脱胎于戏曲舞台 , 即所谓“批头撇脚” , 先以刀横削对手头部 , 对手屈身低头避过以后 , 又以刀横削对手双腿 , 对手跳起避开 , 如此往来反复 , 既缺乏真实感 , 又非常简陋 。 到20世纪40年代末 , 香港观众已经厌倦了这种武侠片 , 用胡鹏的话来说 , “武侠片敲响了丧钟” , 必须寻求新的突破 。
其次 , 还有一个条件也已经具备 , 那就是资金 。 抗战胜利后 , 当时的执政者为推广国语 , 禁止制作和上映方言影片 。 虽然香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 , 不受这一禁令约束 , 但粤语电影的票房大半仰赖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粤语方言区 , 内地市场一失 , 顿时陷入几乎停滞的境地 。 1947年 , 粤语片《郎归晚》在东南亚大受欢迎 , 香港电影获得了新市场 , 其中武侠片尤其受欢迎 。 港产粤语电影的景气 , 使投资电影业的东南亚侨商急剧增加 , 只要看到剧本和演员表 , 便马上付款买下东南亚放映权的片花制度大为盛行 , 直接投资参与电影制作的侨商也越来越多 。
在这种情况下 , 黄飞鸿电影可谓应时而生 。 偶然看到黄飞鸿的传奇故事 , 同时面对粤语武侠片衰退现状的胡鹏“突然灵机一触” , 决定制作黄飞鸿电影 。 关于电影的具体构思 , 他这样写道:
要是把这位广东拳师“黄飞鸿”的生平事迹 , 改编摆上银幕 , 不但可以提倡中国固有的尚武精神 , 更可以宣扬广东武林的珍贵资料 , 这正是一举两得 , 何乐而不为 。
不过 , 一定要摒弃过去那些舞台功架 , 而着实于硬桥硬马的中国国术招式 , 真刀真枪……这样我深信 , 必定可以令观众 , 耳目一新的 。
在东南亚投资商温伯陵的资金支持下 , 胡鹏制作了第一部黄飞鸿电影 , 获得了巨大成功 , 购买片花的预约随即涌来 。 在早期黄飞鸿电影中专门饰演反派、绰号“奸人坚”的石坚曾经说过 , 黄飞鸿电影是电影公司的“救命灵药” 。 制片人每逢资金周转不灵 , 只要开拍黄飞鸿电影 , 就可以向东南亚投资商出售片花 , 获取资金应急 。
“真功夫武侠片”的诞生可以说是必然的 , 而黄飞鸿成为主人公并获得成功却似乎是偶然的 。 然而 , 果真如此吗?其时 , 以方世玉、洪熙官等广东武术家为主人公的小说也在坊间流行 。 那么 , 以其他武术家为主人公 , 是否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并持续50余年之久呢?要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 还是要回到朱愚斋身上 。
朱愚斋虽然因为撰写黄飞鸿小说而广为人知 , 但他并不是专业作家 。 胡鹏开始构思以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 , 打算拜访朱愚斋的时候 , 从友人那里拿到的朱愚斋的地址 , 是名为“安和堂药局”的中药店 。 让我们看看这几个例子 。 黄飞鸿开设有宝芝林医馆;广东十虎之一苏乞儿与黄飞鸿并列当时广东跌打名家“四大门槛”;此外 , 佛山咏春拳的开山之祖梁赞也留下了记载跌打药方和处置手法的手书药谱数册 。 显然 , 朱愚斋在撰写小说的同时 , 和许多武林中人一样是一名中医药从业者 , 但只读过几年私塾的朱愚斋并无学医经历 。 由此可以推断 , 至少在第一部黄飞鸿电影开拍之时 , 朱愚斋仍然身处武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