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猫妖传芳华聂隐娘,出自他们的手:平均岁数65,偏偏要做少年狂!( 二 )


一个人 , 没有同类的聂隐娘 , 竟然出自一位年近7旬的导演之手 。
那份少女的孤独 , 决绝的气质 , 哪里会是要耳顺的老人所拍?
《刺客聂隐娘》取自古代传奇故事 , 发生在晚唐 , 由聂隐娘的视角去揭开残暴的藩王的故事 。
生与死 , 杀还是不杀 。 这是一个问题 。
也是困扰聂隐娘的问题 。 聂隐娘离家多年 , 此次归来 , 唯一的任务就是听从师命 , 刺杀残暴的藩王 , 亦是自己的青梅竹马田季安 。
通过聂隐娘对田季安的暗中观察 , 发现事情并没有表象那么简单 , 藩区势力错综复杂 , 传言中残暴的田季安是有苦衷的 。
在经过仔细探查后 , 聂隐娘明白 , 杀了田季安 , 还会有下一个田季安 。 如果田季安死了 , 藩区会动荡 , 人民会流于战火 , 从百姓渴望安稳生活的角度考量 , 聂隐娘放弃了师父的指示 , 不杀田季安 , 远走他乡 。
侠之大者 , 为国为民 。
这便是侯孝贤心中作为刺客的聂隐娘成为大侠的过程 。
聂隐娘完成了侯孝贤对安定的期盼 , 以及对历来收回杀刀的刺客的赞美 。
作为一部不赚钱没人看的文艺片 , 在院线上映了一月之久 , 票房五 , 六千万 , 算是高票房了 。 尤其是在观众已经习惯了好莱坞的故事模式 , 再去看电影诗人的慢作 , 有很多的不习惯 。
侯孝贤善用长镜头 , 故事大多发生在一个镜头里 , 类似看舞台剧 , 观众需要自己去找重点 , 加之文言剧情 , 理解起来也是有难度 。
一个人 , 没有同类 。 这是侯孝贤写给聂隐娘的判词 , 孤独 。 心怀天下者 , 天下人未必懂得 。
没有人比心怀人民的聂隐娘更孤独了 , 所以 , 侯孝贤安排聂隐娘与笑容光亮的磨镜少年远走天涯 , 远离尘世纷争 。
青春里的固执 , 在过来人看来是一场徒伤悲 。
也许沧海过尽 , 最懂少年的反而是历尽千帆的人 。
少年亦未去 , 宝刀亦未老 。
韶华已逝 , 灿烂芳华
《芳华》 , 意外的票房黑马 。
作为一个不在学院派体系的野生导演 , 大概连冯小刚自己都没想到会有那么好的票房 , 赢得观众的掌声 , 终于凭借文艺片走进10亿票房俱乐部的导演 。
《芳华》根据严歌苓的小说改编 。 讲的是文工团里少男少女的生活 。 带着浓烈的时代印记 , 也揭秘了观众对文工团的好奇 。
故事要从文革讲起 。 每个人带着家庭被划分的成分 , 来到这个容纳所有青春的军营 。
青春的美好 , 游泳池边少女娇美的身姿 , 互相的嬉戏打闹 , 洗澡堂里的美态 , 无一不在书写着那个纯粹的年代里的美好 。
日常生活的细节被无限放大 , 每一个人都带着小秘密 , 夹着青春的骚动 , 然而 , 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纠葛 , 每一个细微的点 , 因为过于的了解 , 反而一发击中 , 成为他人受处分的致命伤 。
而他们的命运放到历史的潮流里 , 或喜或悲 , 每一个看似光鲜亮丽的人都没能被岁月遗忘 , 全身而退 , “苍天放过谁?”
人物变得格外的生动 , 悲凉 。
细腻的年少情怀 , 在指尖偷偷溜走的小美好 , 因为拥有 , 所以怀恋 。 所有的人都可以在那渴望绽放的青春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
在文工团干过的冯小刚 , 无疑将这种怀恋拍到了极致 , 细腻的捕捉到了青春阳光下的所有暗流涌动 , 以及人性的挣扎 。
最宽容那段日子的人 , 反而是最怀恋它的人 。
拍了那么多年喜剧的冯小刚 , 年过半百终于用一部青春片在文艺电影里坐上高票房的宝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