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一生一世 , 对凡夫俗子而言 , 值了 。 “老夫老妻”这篇小说不以精彩见长 , 以情取胜 。 写了一对老年夫妻打打闹闹一辈子 , 相厌是假 , 相爱是真 , 这种相濡以沫 , 也是世人希冀的 , 是生活的返璞归真 。
内容轻松之余 , 不少篇幅极富深意 , 这是作者深层次的写作用心 。 如“低调”一文 , 冯通过这篇文章不过是想教我们不要做浮浅的人罢了 , 不要做华而不实的人罢了 。 说来 , 他无非是想让读者懂得人活一世 , 何为真正的“幸福” , 怎样做才会达到内心幸福指数的最大化 。
最打动人心的一篇是“最后的凡·高” , 尤其凡·高卑微地跟弟弟谈钱那一段 , 读来令人心痛 。
相反 , 另一篇中的罗丹就幸运多了 , 他属于“活着时就能享受到果实成熟的艺术家” 。 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承受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摧残 , 这就是社会的大熔炉 , 我们不是孙悟空 , 唯有凡·高们 , 才能炼出火眼金睛 , 虽然代价极为惨痛 。
其他如“燃烧的石头”“鲁迅的功与过”等篇 , 读来亦令人动容 , 皆能从中咀嚼出超越文字的味道来 。
语言运用上 , 比较欣赏这种不刻意以辞藻造势的温淡从容 。 怎么说呢?通读全书 , 感觉如同沐浴在不温不火的阳光下 , 那种自在与舒坦 , 那种放松和大自在 , 是作者凭借对文字的造诣给予读者的一种想要抵达的“圆满” , 就好像吃了一顿并不豪华但是特别可口的饭菜 , 让你爽眼爽口爽心 , 身心皆舒泰 。
本文图片
让我们再回到“最后的凡·高”一文中来 , “凡·高的奇迹是天才加上精神病” , “凡·高至高无上的价值是他无与伦比的艺术和为艺术而殉道的伟大的一生” , “真正的伟大的艺术 , 都是作品加上他全部的生命”;再如引用《哈姆雷特》中的那句台词:“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 , 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特别是“冬日絮语”中的“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无所不在”……这些内涵丰饶的金句 , 藏着对世人的开导与指引 。
纵观书中诸篇 , 感觉小说部分是冯年轻或中年时期所写居多 , 想来写时是本着初心而写 , 有信马由缰的真纯与青涩 , 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 。 小说中的人物 , 也是作者或亲历或听来的 , 这是大多数作家文学创作的根本 。 年轻时所写 , 内容中留下不少与年纪相称的痕迹 , 在深度上多不如后期创作的作品深邃高远 。
该书的散文随笔感觉是他中年之后 , 严格说是晚年的创作居多 。 用笔老练许多 , 似王守仁的格物 , 一招一式都透着种大将风度和果敢勇毅 , 结笔处而意有余 , 大人物与小人物 , 在各自的舞台上都是主角 , 亦都是他人人生的配角 。 用笔从容有余 , 不以浮词艳藻见长 , 这种朴素 , 也是为人于文字方面的精神外延 , 读来大有坐看云起的物我两忘的豁达与悠然 。
03
当然 , 该书架构方面的简洁 , 也是一大亮点 。
以内容为一统 , 不受体裁限制 。 这种搭配 , 非但不突兀 , 相反读来趣味盎然 , 令人不觉枯燥 。 书中以小说、散文、随笔为骨架分为三部分 , 内容上各有千秋 , 以飨读者 。 每换体裁 , 顿生别开新境之感 。
对人性的悲悯 , 对世事的洞悉 , 对生命的尊重 , 这些都是冯落笔成文的底蕴 。 他认为 , 从骨子里说 , 所有的艺术家都是一种理想主义者 , 信哉斯言 。 读罢此文 , 你会对作者有个大概的了解 , 那是一个善良且不乏责任感 , 一身书生气却不失英雄气概的真文人 , 是个低调为人高调做事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汉子 , 是自己活明白了还想让世上每个人都活明白的心藏菩提的才子 。
- 脱贫|一个没背景的专科生,花十年才拿得出手的简历是什么样?
- 月亮|雨后、早起、夜钓就会钓好鱼?只有正确的选择时机才是爆护的前提
- 来源|猪八戒成为净坛使者后才明白,十四年前观音观音骗他有多惨
- 冯骥才|冯骥才:斜杠“80后”
- 情况|坠机事故最新情况十问十答
- 穿衣搭配|看完袁泉的《相逢时节》,才知道她为什么被称为职场穿搭天花板
- 句容|退休之后,远离这五种人,才能安享晚年
- |老婆菜市场买鱼,“野生鲫鱼”18一斤,看了图,才知道套路有多深
- |“真香才真香”沉香产品种类丰富 推进沉香产业链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如何开饵才能钓到鱼?为什么每次开饵味型都不一样?钓鱼开饵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