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母胎solo脱单,不必靠它( 二 )


两人初次见面 , 还带有轻微社恐 , 节目组只是将他们放在了同一空间 。
不给任务 , 不给美食 , 不为他们留下任何可以打开话匣子的机会 , 让他们随意发挥 。
由于自我发挥空间极大 , 三组嘉宾都成功地把天聊死了 。
no|母胎solo脱单,不必靠它
文章图片

让嘉宾自由聊天的操作 , 以往的恋综也有 。
如《心动信号4》嘉宾们的初次见面就是从自由的聊天开始的 。
从家乡聊到见面的天台 , 再聊到深圳这座城市 , 或是兴趣爱好 。
场面和谐 , 氛围轻松 。
no|母胎solo脱单,不必靠它
文章图片

《心动的信号4》的初次见面是聚会 , 如果冷场了 , 还能你一句我一句把场子热起来 。 聊完姓名、家乡、工作、爱好 , 还能聊聊餐桌上了美食 。
《没谈》让嘉宾两人 , 一杯水 , 一张嘴 , 干聊一上午 。
翻车的几率肯定是高的 。
在之后的相片环节 , 有了“相片”这一契机 。
两两独处对话就相对没那么尬了 。
no|母胎solo脱单,不必靠它
文章图片

沟通少 , 是第二大no 。
相对于聊天尬 , 沟通少的问题在《没谈》中更为普遍 , 也更为致命 。
沟通 , 强调聊天双方的互动感 。
仅仅展示自我是不够的 , 还需要他者对自我的追问也是其中一环 。
追问能加深他者对自我的认识 , 认识的不断更新 , 是沟通的目的 。
《没谈》的扭蛋机、篝火读信、约会环节 , 缺的恰是这份“互动感” 。
在扭蛋机环节 , 每个人都在小纸条上匿名写了小秘密 , 然后放在扭蛋机中待抽取 。
举个例子——
Q:从来没有过一见钟情的经历 , 请问ta是谁?
罗:我不太相信一见钟情的
所谓一见钟情 , 就是看外在
他们两个人看到外在之后 , 接触下来 , 发现彼此是合适的
所以才有所谓的一见钟情 。
许:我不排斥一见钟情 , 觉得它很浪漫
但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
蔡:我可能也是不相信一见钟情
要接触一段时间才会有感情
罗+毛:同意 , +1
no|母胎solo脱单,不必靠它
文章图片

场面看似热闹 , 却不像是沟通 , 更像是在答题 。
没有你来我往的深入提问 , 只是众声喧哗的你问我答 。
这一单向问答模式 , 让秘密变成了单纯的展示 。
扭蛋歪头听秘密 , 在座都是吃瓜人 。
大型吃瓜现场 , 除了扭蛋机 , 还有篝火晚会 。
大家聚在一起读写给未来初恋的信 。
本来晚风、篝火、信件 , 浪漫氛围感拉满 。
读信流程却是——
读信——鼓掌——再读信——鼓掌
对信件交流的缺失 , 让原本浪漫满分的场景瞬间变被老师点名当众宣读自己写的小九九 。
SOS , 救命!
no|母胎solo脱单,不必靠它
文章图片

在扭蛋和读信环节 , 内心深处的秘辛一点点被掀开 。
这本来是达成深度沟通的绝妙时机 , 但互动中沟通的缺失让其消失殆尽 。
初次见面、扭蛋、读信都没有甜甜的互动 , 那约会总算甜的吧?
对不起 , 甜度还是不行 。
如果是前面环节的乏味是缺乏互动 , 那约会设置的败笔则是互动过多 。
当然 , 这里的互动是被要求的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