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融创新势力 点亮新河南( 二 )


12分钟的影片将洛阳及龙门石窟的深厚历史文化与数字化技术融为一体 , 引发了人们探究传统文化的极大热情 。
像这样让游客身临其境沉浸其中的文旅项目正在蓬勃发展 , 成为我省各文旅景区、文博场馆焕新出彩的“流量”担当 。 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 , 真切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博大内涵 。
在元宇宙概念大火的背景下 , 虚实结合的方式以及沉浸式体验与我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方向不谋而合 , 沉浸式体验项目建设风生水起 。
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是国内沉浸式体验的“开拓者”之一 , 通过对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及背后故事的挖掘 , 成功地将一幅名画打造成名园 。 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爽表示 , 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文旅文创融合实践 , 找到了让文化常新、景区长红的密码 。
游客排着长队 , 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21个剧场里 , 打开一个个剧情“盲盒” 。 忽而坐定式 , 忽而站立式 , 忽而行进式 , 不同的观剧方式 , 让体验变得丰富多彩 , 游客在这里读懂了河南 , 读懂了中国 。
“河南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 , 尤其是洛阳 , 文旅资源丰富、文旅产业基础较好 , 为开发文旅元宇宙产品提供更多空间和可能性 。 ”风雅六合创始人尹泽森称正与有关市县深入对接 , 落地“元宇宙”沙盒文旅项目 。
从元宇宙智慧旅游大会“虚拟人”参会的创意玩法 , 到虚拟数字人“刘伶”云台山元宇宙世界奇幻旅程 , 再到打造《堡垒之夜》的沉浸式游戏音乐节 , 我省多个元宇宙新文旅场景近期亮相 , 为游客开启了更多想象空间 。 业内人士认为 ,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开发 , 未来 , 河南将有更多沉浸式体验创新项目落地 。
艺术创意 , 让生活更有滋味
□本报采访人员 张体义
3月30日早晨 , 高峰期的郑州地铁一号线黄河南路站人来人往 , 不少游客被站台里的钧瓷浮雕吸引 , 细细观赏起来 。
对于郑州市来说 , 地铁站是崭新的公共文化空间 , 经过多年努力 , 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现代文明等元素一一
嵌入到郑州地铁的基因里 , 艺术、创意与科技的融合 , 把这座城市厚重悠久的过去、蓄势待发的现在和满怀憧憬的未来 , 连接在了一起 。
日前在网上举办的郑州市雕塑壁画院2012—2022地铁壁画展 , 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郑州地铁公共空间文化艺术长廊的关注 。 郑州雕塑壁画院原院长张松正说 , 艺术可以提升空间的品质 , 地铁站点的艺术作品 , 不仅为郑州地铁的公共环境增添一抹亮色 , 还以此为依托弘扬了厚重的中原文化 。
除了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 , 传统的乡村、老旧的工业街区 , 也因创意设计发生蝶变 , 有了另一种滋味 。
走进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的芝麻街1958双创园 , 扑面而来的复古时尚工业风 , 让人眼前一亮 。 法桐树掩映着一幢幢红砖墙老厂房建筑 , 超大采高液压支架与沿街的音乐酒吧、咖啡厅相得益彰 。 科创的“高大上”、文艺范儿的“小清新”与工业风的“独特锈迹” , 在这里交相辉映 , 传统工业街区晋身艺术网红打卡地 。
美丽乡村信阳郝堂 , 街道、庭院、房屋等处处彰显着创意、设计的力量;修武大南坡村 , 乡土、风物、民俗 , 在画家、摄影家、建筑雕塑艺术家手中重新焕发生机 , 文化、艺术的力量 , 融入乡村的田垄和场院 。
如果说郝堂村是豫南乡村的代表 , 大南坡村则是河南北方农村新崛起的力量 。 省美协主席刘杰说 , 因地制宜 , 找准特色 , 美学引领、艺术点亮 , 花最少的钱出最好的效果 。 中原乡村千千万 , 做出自己的味道才是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