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德艺双馨”魏葆华:探索杂技芭蕾的“东方天鹅”( 二 )


文章图片

在两人的坚持和探索下 , 《芭蕾对手顶——东方的天鹅》这个节目开始引起了关注 。 随着“东方天鹅”一同被更多人熟知的 , 还有“肩上芭蕾”这个节目类型 , 这正是《芭蕾对手顶——东方的天鹅》节目中的一个重要动作 。
“肩上芭蕾”即在人的肩膀上踮起脚尖 。 抬起一只脚翩然起舞 , 难度非常大 。 谈及“肩上芭蕾”动作的完成难度 , 魏葆华表示 , 对该动作探索突破的困苦远大于该动作对人体极限的挑战 。 “现在来看 , 从技术难度角度讲 , 肩上芭蕾还没有达到极限(的难度) , 但它却是前人从未完成过的动作 。 所以你在创新的过程中 , 实际上会经历很多这种错误的尝试 , 试错的过程是我觉得非常艰难的时刻 ,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 你要不停地试 , 这样可不可以?那样可不可以?找到正确方向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 ”
芭蕾|“德艺双馨”魏葆华:探索杂技芭蕾的“东方天鹅”
文章图片

支撑魏葆华撑过艰难试错时期的仍是意志力和信念 。 “试错过程也是对人意志的一个极大考验 , 因为当你看不到这种成功的希望 。 我们需要用创新突破、参加全国比赛来试炼 , 比赛的时间是定下的 , 你在比赛时间越来越临近时 , 却感知不到技术突破 , 这种压力、这种看不到希望的迷茫时刻 , 我觉得是特别艰难的 , 那就还是需要坚强的意志去战胜这一切 , 而且要有坚定的信念 , 就是要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 ”
成功的偶然性背后 , 常是坚持所造就的必然性 , 成功往往总青睐那些蓄力满满、排除万难的人 。 魏葆华用信念撑起了“肩上芭蕾” , 将西方的芭蕾糅进中国的传统杂技里 , 为杂技增添了几分优雅浪漫 , 也让芭蕾变得兼具惊险与刺激 , 后来魏葆华与吴正丹凭借“肩上芭蕾” , 为中国捧回了杂技届的最高奖“金小丑”奖 。
而得奖后魏葆华仍继续创新着 。 2004年 , 魏葆华在世界首创的杂技剧《天鹅湖》中饰演王子 。 该剧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之一、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戏剧奖及中国杂技金菊奖“剧目金奖”等 。
B 创新
抖空竹传梁祝情 ,
以《化·蝶》探索杂技剧新语汇
各种艺术形式在推进剧情的媒介上各有所异 。 话剧通过语言叙述来推进剧情、舞剧通过肢体语汇来表达情感 , 杂技剧的语汇又该如何表情达意呢?在最近推出的杂技舞剧《化·蝶》中 , 魏葆华与吴正丹一同对杂技剧的语汇进行了新探索 。
这也是自演出世界首部杂技剧《天鹅湖》、将杂技与戏剧进行首次结合探索后 , 魏葆华与吴正丹的又一次突破和尝试 。 “话剧用语言文字直接表示 , 舞剧用肢体语言和舞蹈词汇表示 , 而杂技在剧情的叙述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这也是原先没有杂技剧的原因 。 但中国杂技几千年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创新与不断突破的 , 《化·蝶》也正是在传统的杂技表演内容上赋予新的内涵 。 ”魏葆华说 。
芭蕾|“德艺双馨”魏葆华:探索杂技芭蕾的“东方天鹅”
文章图片

魏葆华以“抖空竹”这项传统杂技来举例《化·蝶》在杂技语汇上的探索 。 “空竹被导演赋予了新的内涵 , 空竹横过来看 , 是两个对称的半圆形 , 它实际非常像蝴蝶的两个翅膀 , 所以《化·蝶》里的空竹运用就被赋予了蝴蝶的意象 。 而当演员把它抖起来时 , 它也是上下翻飞 , 围绕着演员 , 就像蝴蝶在身边翩翩飞舞一样 , 用这样的一个外在现象 , 便可以表达剧情当中与蝴蝶有关的内容 。 此外空竹其实是整个剧目的线索与连贯 , 它在节目开始、在中间出现 , 在表达梁山伯和祝英台在这个书院共读的场景里也出现 。 (剧中)有一段四人表演空竹的场景 , 一根长长的线寓意两人的‘千里姻缘一线牵’ , 空竹也在长绳上不停地上下翻飞、舞动 , 既有蝴蝶的寓意 , 也有两人的情感交流在里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