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视频,带你揭秘1200年前的唐代“沙堆烽”( 二 )


|多图+视频,带你揭秘1200年前的唐代“沙堆烽”
本文图片

|多图+视频,带你揭秘1200年前的唐代“沙堆烽”
本文图片

|多图+视频,带你揭秘1200年前的唐代“沙堆烽”
本文图片

除了各类文书外 , 出土的铠甲残片、麻鞋、织补渔网的木梭、带绳的葫芦等实物 , 以及大量植物种子和动物骨头 , 也证实 , 1200年前戍边将士需要一边戍守、一边种地 , 还得靠打猎捕鱼改善生活 。 出土文书还记载 , 一些戍卒还把“酱菜”“干菜叶”作为礼品送给上级 , 边塞生活的艰苦可见一斑 。 在出土的葫芦残片上发现了丁香酸 , 这是葡萄酒的主要成分 。 这一发现 , 仿佛印证了“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一情景的真实存在 。
|多图+视频,带你揭秘1200年前的唐代“沙堆烽”
本文图片

这些文物是如何被发现的呢?2019年发掘之初 , 考古人员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 认为“3个月便能完成” 。 没想到 , 他们在遗址四周半坡上发现了6处灰堆遗迹 , 其中5处为各类生活垃圾的堆积 , 特别是在背风向阳、人迹罕至的1号灰堆 , 他们发现了大量的木简和纸文书 。
|多图+视频,带你揭秘1200年前的唐代“沙堆烽”
本文图片

|多图+视频,带你揭秘1200年前的唐代“沙堆烽”
本文图片

|多图+视频,带你揭秘1200年前的唐代“沙堆烽”
本文图片

这些灰堆被自然风积沙土封存 , 最厚处有四五米 。 考古队员们和建筑工人一样 , 在烽燧旁支起筛子 , 一遍遍地“筛沙子” 。 藏在灰堆里的纸文书没有成卷或者大片的 , 都是损毁严重的碎片 , 经过上千年风沙沉积 , 成了指甲盖大小的残片 , 还卷成团 , 和荒草混在一起很难分辨 。 筛了6遍 , 最后“筛”出了1400多件文物 。
这次考古发掘持续了三年时间 。 2020年直到大年三十 , 考古队才结束发掘工作 , 从荒漠回到乌鲁木齐 。 2021年底 , 离开考古现场时 , 领队胡兴军写了一副对联:大漠孤烟甘寂寞 , 长河落日自辉煌 。 横批:一烽十年 。
每一项考古新发现的背后都凝聚着考古人员的无数心血 , 向他们致敬!
(光明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尚杰 李慧 , 图片和视频均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沙里筛出文物
荒漠里打电话
解读文书需要耐心细致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尚杰 李慧 , 图片和视频均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责编:王远方
编辑:孙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