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飞鸿|《十三邀》:许知远与时代女性的私人对话!( 二 )


这些女性自带充满光环的“人设” , 许知远对此也很欣赏 , 明明欣赏但他却要硬着头皮想要“毁掉”她 , 去探究她更真实更复杂的内核 , 引导其展示给大家 , 从某种层面来说 , 他也是帮着女性撕掉社会赋予给她们的标签 。
说到底 , 我们从来不曾真正了解一个人 , 对别人的评价也只是自己感受或者是通过外界的影响形成的片面认知 , 这其实就是偏见 , 只是你未发觉而已 。 正如许知远所说:“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 , 如果你不带着成见 , 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 ”
通过这些对话 , 我们能看出许知远对于真实的追求和复杂性的喜好 。
还有他欣赏对自己有清晰认知 , 并能与自己共处的人 。
在这些受访的女性中 , 我们能明显感知到他对张艾嘉的偏爱 。
首先 , 张艾嘉足够复杂足够神秘 , 她身份多重 , 在不同年代都有突出的符号——演员、歌手、导演、作家 。 头衔众多 , 她是怎样做好每一项工作并从中寻找平衡的呢?
其次 , 她坦诚 。 爱情教给她的事 , 她不会否认 , 反而感激 。
最后 , 她豁达 。 许知远对她也有这样很具有挑战性的提问 , 但她哈哈一笑 , 对一切很坦然 。
除了第二季的张艾嘉 , 还有这一季的陈冲 , 这样有故事的女性都能够和许知远有更深入的碰撞 。
陈冲和许知远的对话很大胆 , 犀利程度和许知远可以说是棋逢对手 。
18岁的陈冲被封为百花奖最佳女演员 , 在事业巅峰的时候 , 却选择了远赴美国留学并只身一人勇闯好莱坞 , 在兼职中谋生计 , 在烂片中求生存 。 出国给她带来了争议 , 多部影片中都有裸露镜头 , 给她本人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
但更重要的是 , 出国也给她的三观带来了巨大冲击 。 习惯了在国内套路式表达、受集体主义驱使下的她 , 来到美国后突然发现人应该有个人意志 , 自己来去评价对错 。
看了外国电影 , 她才醒悟原来英雄在死亡前也是会怕的 , 这样的人性是不能抹杀的 。
【俞飞鸿|《十三邀》:许知远与时代女性的私人对话!】没有自我意志 , 就没有道德底线 , 就不懂得担当 , 这种意识的觉醒在同时期的中国是不存在的 。
所以 , 她不后悔出国受苦的选择 , 因为挣扎拓宽了她的地平线 。 在和许知远的对话中 , 我们会发现这两个人自己的语言体系与观点有着一致性 , 许知远终于找到了共鸣之人 。
她承认自己演过烂片 , 而且那些烂角色对她来说是最具挑战性的 。
许知远说他的幸福感来源是一个人的时候 , 陈冲给予了肯定 , “最好的事情就是一个人发生的” 。
许知远总有文人骚客对这个时代的焦虑 , 陈冲何尝没有 。 她认为当今社会有两件事影响着年轻人的创造力 , 一个是年轻人明明追求真实感 , 但却热衷P图 , 把真实的质感抹杀掉 , 这样的矛盾令人费解 。
另外一点是泛滥的娱乐化 。 创造力是需要在单调的环境下产生的 , 当你感觉闷的时候 , 想象力就来补充了 , 创造就产生了 。 但是现在的社会 , 我们每一秒都被各种信息刺激着 , 失去了独自深思的机会 。
50+的陈冲 , 60+的张艾嘉 , 许知远偏爱这样洒脱有厚度的女性 。 但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在他这里都能看到闪光点 , 她们有着属于她们这个年华的特点 。
许知远采访了二次元的年轻人 , 他们有正常的生活 , 但同时也沉迷于二次元的世界里 , 隔绝着外界的喧嚣 。 这其实也代表着20+的孩子们都在学着适应这个社会的规则 , 他们被迫成为了大人 , 但心中也有自己的反叛 , 渴望守住心底的那份纯真、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