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现代版范进中举:四川一女子连续五年考公失败后,被确诊精神分裂( 二 )



考公 , 也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 , 这是演变自古代的科举考试 , 现行考试方法从1994年开始定型 , 是绝大多数人获得编制、成为公职人员的唯一途径 。
与高考、考研等学业深造考试不同 , “国考”是工作招录考试 , 可以看作是求职的一个选择 , 主要分为笔试、面试和考察三部分 。
但与求职时考察已掌握的专业能力不同 , 国考的笔试部分主要考察通识和思辨能力 , 对于考生的知识储备和应试能力都有较高要求 , 是需要特意备考的考试 。
国考的题目通常会涵盖政治政策、常识通识、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表达等 , 虽然从绝对难度来说并不算高难 , 但是由于考题形式独特 , 加上报考人数庞大、录取名额有限 , 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 , 也毫不为过 , 可以说这是国内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 。
以今年的报考数据为例 , 2023年计划招录37100人 , 实际报名人数却接近260万人 , 实际参考人数也超过152万人 , 总体录取比例达到40:1 , 部分热门岗位招录比更是达到“万里挑一” 。
除此之外 , 由于国考一般在10月报名 , 年底考笔试 , 次年春节后面试 , 再加上上岸后还有考察政审的时间 , 整个考试周期非常长 , 各阶段竞争也都十分激烈 , 很多考生都会选择毕业后不就业直接考公 , 或者辞职脱产备考 。
这也意味着考生在此期间是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 , 需要依靠自己的积蓄或者家人资助 , 这会在考试压力之外给考生造成经济和心理压力 。 此外 , 如果他们没能成功上岸 , 就要再次重复这一可能长达一年的周期 , 或面对简历空窗期为重新进入职场增加难度 。
反过来说 , 一旦选择考公 , 不成功便成仁 。
要么 , 努力备考上岸一切大功告成 , 皆大欢喜;要么 , 浪费几年时间后 , 工作不好找、简历空白 , 反而降低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
这注定是一场大浪淘沙的游戏 , 除了少数能够上岸的幸运儿 , 大部分人最终结局都是“四个基本”:即家底基本考光、关系基本考僵、体格基本考伤、精神基本考崩 。
这是一条少有人走成功的路 , 却是很多人走的路 。

我时常问自己 , 宏观经济的好坏 , 一个社会经济程度的信心 , 到底对个人意味着什么?
直到前几天看到那几个相约张家界自杀的年轻人 , 我才明白过来 , 对个人来说 , 一个社会的经济景气程度 , 几乎就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 , 对生活的感知是悲观还是乐观 , 甚至关乎着他是选择勇敢生存 , 还是结束生命 。
父亲癌症 , 母亲拿着2000的工资 , 初中毕业就出来上班工作赚钱 , 这样的时代压力 , 对一个22岁的女孩子而言 , 无疑是天大的沉重负担 。
至少 , 在她自己身上 , 她并没有看到什么希望、未来和期望 , 于是才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希望 , 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
正如考公五次失败被确诊精神分裂一样 , 五次下来 , 一次都没有看到希望 , 没有差一点点 , 亦或是五次都差一点点 , 于是开始自我怀疑 , 怀疑这个世界 , 怀疑命运是否不公等等 , 这些最终又都和宏观经济的好坏密切相关 。
如果工作再好找一点 , 如果收入再高一点 , 如果社会福利保障再好一点 , 我想 , 她们都不会选择走到如今这般田地 , 一个不会选择跳下去 , 一个也不会选择连续五年考公而不去找工作 , 最终 , 我们都是时代下的弄潮儿 。
历年考公人数的多少 , 几乎可以反映出民营经济的好坏和不确定性 。
国考人数从2010年迈入百万区间后 , 多年来一直稳定在150万人上下 , 转机发生在2022年 , 那一年报考人数猛增 , 比前一年增加50多万 , 首次突破200万人 , 而今年又比2022年再增加了近50万人 , 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就是民营经济的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