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徐峥这次怎么不灵了?陈思诚1年前的预言,正在应验?( 三 )


电影外 , 徐峥是成功的商业片导演 , 也被人尊称为艺术家 , 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 , 这份热闹背后的空虚 。
电影里徐峥是个附庸风雅之徒 , 他跟着马伊琍去看话剧 , 结果自己看的睡着了;他在朋友圈写酸酸的臭诗 , 目的是吸引马伊琍的注意;他办画展 , 也是为了显摆自己 。
他用这种花招成功吸引了马伊琍的注意 , 但深度交往后 , 他的世俗与肤浅暴露无遗 , 马伊琍果断和他分手 。
而在现实中徐峥也是摇摆不定 , 时而故作深刻 , 时而接地气 , 比如《港囧》 , 最后非要用一种形式感很强的桥段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思考 , 结果适得其反;
后来他又回归传统 , 在《囧妈》里 , 他又把感情落在了俗套的母子深情上 , 观众还不买账 , 他整个人emo了 。
影片中马伊琍表面上是徐峥的约会情人 , 其实是一位有欣赏力的电影观众 , 她去看话剧能看得痛哭流涕 , 她看60年代的意大利老电影能看得入迷 ,
徐峥附庸风雅成功接近了她 , 当交往后意识到徐峥的市侩与肤浅后立刻选择分手 , 这个情节代表的是徐峥在电影创作进入瓶颈期后被观众抛弃 。
影片中的徐峥作为一个艺术家 , 却脱离生活 , 失去了对艺术的洞察力:
他和亲儿子是隔着窗户对话的 , 他被老婆戴了绿帽却没啥感觉 , 离婚后还当朋友来处 , 他和浪荡女有没有发生关系自己也是稀里糊涂 , 他对老乌口中的故事半信半疑 , 他对皮匠口中的哲理名言嗤之以鼻 。 他为了追求马伊琍 , 鸡贼的去讨好她女儿 , 反而被小姑娘识破了心机 。
徐峥借用老白的身份 , 对现实中“病了”的自己 , 做了一次“大手术” 。
过去徐峥的电影都是大白话 , 这次他使用大部分人听不懂的上海话 , 这代表他选择表达自我 , 不那么在乎观众听懂听不懂了 。
过去徐峥电影里的笑点都很直接接地气(比如王宝强在《泰囧》里猛喝牛奶) , 而本片走的是轻喜剧路线 , 笑点只是点缀 , 且只会让人会心一笑 , 这代表他不再用最低层次的搞笑手法创作喜剧了 。
过去徐峥电影里总是套用模板 , 用一个故事推理出一个大道理 , 可是本片却是一个大杂烩 ,
影片探讨了很多尖锐的社会问题:跨国婚姻、开放式婚姻、男孩娘炮化问题、艺术家的窘境、城市离婚率问题、一夜情、亲子关系、地域歧视、结婚房产证署名问题等等 ,
影片只是呈现问题 , 而不去解决问题 , 套用片中老乌的话说就是“要的就是这种混沌的感觉” 。
影片最后 , 老乌之死让老白大彻大悟 , 他虽然还是庸俗之辈 , 但已经开始对艺术产生了敬畏 。
在办画展时 , 他用手轻轻擦去了老乌名字上的浮尘;
在影片结尾 , 他召集所有亲朋 , 一起观看1960年代的意大利电影《爱情神话》 , 这也是这部影片的名字 , 它其实是一语双关 , 表面看是个庸俗的电影名字 , 实则是电影大师费里尼的代表作 , 可谓雅俗共赏 。
影片中很多台词和场景都是双关 , 充满了对中国电影现状的批判 。
比如老白的儿子说 , 现在的有些电影 , 明明是翻拍的 , 还假装不说 。
比如老白的画展上 , 有路人嘲讽 , 明明是20年前的东西 , 还拿出来展览 , 丢不丢人!
比如老白 , 就是一个普通画家 , 却要拉大旗作虎皮搞所谓画展 。
比如马伊琍对徐峥说 , 得不到就换条路走 。 徐峥问换条路能走得顺利吗?马伊琍说下坡路呀!
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 , 它们讽刺了影视圈哪些人 , 各位自行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