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极简主义下 , 反而更能激发出电影的艺术创作和情感的真实表达 , 张艺谋和女儿首次合作玩出了花儿 。
纵观整部电影 , 张艺谋总共运用了4大妙招 。
第一招 , 借鉴SKETCH结构 。
所谓SKETCH , 就是素描喜剧 。
相比传统小品 , 它的故事背景和人物更加简单 , 迅速进入剧情 , 针对一个笑点反复强化叠加 , 以产生强烈的笑果 。
去年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让SKETCH发扬光大 , 张艺谋就是这个节目的粉丝 , 他说自己在节目还没大火时就关注这个节目了 。
印象中张艺谋不是个喜剧爱好者 , 他关注这个节目很大可能就是SKETCH这种形式吸引了他 。
在《狙击手》中 , 张艺谋不仅是导演也是编剧 , 他就采用了这种SKETCH的创作方式 。
单一的场景 , 简单铺垫后迅速进入双方对射的回合制游戏 , 然后针对对射这一个点不断强化 , 制造出一番、两番、三番甚至是四番的效果 。
同样是对射 , 我们看到了战术的迭代与升级 , 从假装挖战壕 , 到雪地里翻滚对射 , 再到交换班长 , 以及最后的用勺子勾火 , 声东击西完成致命一击 。
SKETCH的应用使得重复的叙事不再让观众厌倦 , 反而大大增加了观众的期待感 。
第二招 , 麦格芬手法 。
SKETCH毕竟只适合短剧 , 无法撑起一部电影的长度 , 于是张艺谋又采用了麦格芬手法 。
麦格芬手法是希区柯克发明的方法 , 简单来说就是代表“悬念”的人和物体 , 它在全片中可能都没怎么出现过 , 但就是牵动着观众走到最后 。
《狙击手》中的麦格芬就是那个传递情报的亮亮 。
他在全片中几乎都是躺着的 , 戏份不多 , 但因为身上有情报 , 一下子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 。
他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拉扯着剧情:
无论是身上藏着情报的伤口 , 还是用针管给自己注入空气 , 亦或是那份血书 , 都让平淡的剧情一下子变得陡峭 , 滋生出茂密与繁盛 , 最终他在狭窄的空间里完成了情报的传递 。
片尾谜底揭开时 , 观众竟然有了一种看谍战片的快感 。
第三招 , 巧借“一头牛” 。
在数学里有个经典的“分牛困境”:
农民把17头牛分给3个儿子 , 大儿子得一半 , 二儿子得三分之一 , 三儿子得九分之一 , 不能杀牛 , 只能整头分 。
乍一看 , 这个题目无解 , 可是只要“借1只牛” , 就很容易算出大儿子分9只牛 , 二儿子分6只牛 , 三儿子分2头牛 。
三人分完17只牛 , 那头借来的牛也可以物归原主 。
在拍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时也会面临“分牛困境”——
这场战争参与者有中、美、朝鲜、韩等多国 , 如果全都交代 , 容易造成混乱 , 所以过去的抗美援朝电影都会自动忽略朝鲜人 , 将战争简化成中美直接的强强对话 。
可是《狙击手》却巧妙地借了一头牛 , 这头牛就是影片中那个朝鲜小孩儿 。
观看影片我们就会发现 , 中美双方剑拔弩张 , 朝鲜小孩儿却自由地穿梭于战场中 , 明明憨憨傻傻 , 却愣是活到了最后 , 而且还毫发无伤 , 这不就是那头借了又物归原主的牛吗?
可是因为他的存在 , 一摊死水的局面被搅活了 , 他像一个催化剂一样 , 让双方的较量不是隔岸观火而是声临其境 , 而他本身具有符号意义 , 代表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 。
这头牛 , 借的真妙!
第四招 , 削去棱角 。
张艺谋这片儿就是要歌颂不被历史铭记的平凡英雄 , 为了强化这个主题 , 他甚至“自废武功” , 削去了影片所有的棱角 , 让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个熟悉的张艺谋 。
- 展台|中国电影联合展台首次亮相 为世界电影复苏增添中国动力
- 调整|为何很多知名访谈类节目都先后停播了??
- 吕素|以为她们是主角,没想到却拿了配角的剧本,这7个角色让人意难平?
- 民族舞|宋茜:在韩国出道,靠着实力成为优质爱豆,网友们对其议论纷纷
- 因为|《我叫赵甲第》沐红鲤回国牵手新欢!赵甲第遭背叛开始黑化
- 因为|如何评价《我叫赵甲第》?
- 父亲|3年前,这对夫妻用21亿票房为小片竖起一座丰碑,今拍了部更强的!
- 周星驰|再见了,张艺谋,再见了,周星驰,中国已迎来新“四大导演”时代!
- 因为|周深的热搜,让《天赐的声音》赢得了最大的体面
- 角色|为什么说林昊青才是《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中最悲催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