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同样是演“周乙”,于和伟和张嘉益放在一起看,差别就出来了?( 三 )


谍战片难拍在于篇幅有限 , 很难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把谍战戏充分表现出来 。
即使是被大家公认的谍战片天花板《风声》 , 也是把“暴雪山庄模式”嫁接到了谍战片才获得了成功 , 而且很难复制 。
《悬崖之上》故事背景设置到了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 , 我党派出的4人小组从苏联回国执行了“乌特拉任务” , 而已经打入敌人内部的周乙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
不难看出 , 加上周乙 , 主要角色就有5个人 , 2个小时要交代清楚他们的结局 , 难度可想而知 , 这就要求编剧删繁就简 , 用最简练的台词和镜头来塑造角色 。
而且张艺谋电影还有个特点 , 那就是重画面而轻故事 , 影片中他还用了大量篇幅来展现哈尔滨的雪景来表现自己电影中独特的色彩美学 , 那么叙事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 留给于和伟的表演空间就很小了 。
编剧全勇先在谈到两个作品的创作时就明确表示 , 《悬崖》是编剧的艺术 , 而《悬崖之上》更多是导演的艺术 。
于和伟接受采访时也表示 , 他在剧组经常和其他演员讨论 , 如何用最简单的台词来表现人物 。
于和伟在影片中的表演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隐忍和爆发 。
隐忍主要体现在他亲眼目睹张宪臣受刑的那场戏 。
作为特工 , 他原本无需启动任务 , 但目睹战友受刑 , 自己内心不忍 , 周乙私自启动任务 , 于和伟用简单的眼神戏就拿捏住了周乙这个人物 , 更多的留白让观众自己填充 。
爆发主要体现在最后他用绳子绞死雷佳音的那场戏 。
战友牺牲 , 他无能为力 , 只有将满腔的怒火发泄在叛徒身上 , 只见他在车后座戴着皮手套用一根铁丝勒死了叛徒 , 整个过程没发出一点声音 , 但却看得我们惊心动魄 , 于和伟积攒了一整场的情绪也得到了宣泄 。
综合对比 , 我们就发现 , 于和伟和张嘉益的表演各具特色 。
你让于和伟用这种表演去演电视剧肯定不行 , 电视剧是通俗的艺术 , 观众在家去趟卫生间可能就错过你精心准备的微表情了 , 人物就立不住了 。
你让张嘉益用这种表演去演电影也不成 , 电影就那么两个小时 , 演员必须重视每一秒钟的镜头 , 观众对电影的期待也不一样 , 谁还能等你慢工出细活啊 。
可见 , 两个作品中 , 两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演活了“周乙” , 作为观众 , 静静欣赏他们的表演就好啦 。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