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即将70岁的张艺谋心中“燃烧的火”依然未熄( 二 )


1991年 , 张艺谋又拍了另一部堪称经典的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 。 这一次 , 张艺谋不仅把故事的发生地 , 从南方搬到了北方的乔家大院 , 还“故意用一种极端的风格 , 用一种绘画的方式去拍” 。 张艺谋把这种求新求变 , 形容为“不顾一切去追求的大胆和勇气” 。
张艺谋的求新 , 在《秋菊打官司》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 在1992年 , 张艺谋就大胆提出以纪录片风格拍电影 , 而且是偷拍 。 “今天看《秋菊打官司》 , 可以归纳为纪实纪录 , 但那时候很前卫的 。 ”
罕见谈及《代号美洲豹》《英雄》是无心插柳
在张艺谋创作的众多影片中 , 有两部作品争议最大 , 一部是《代号美洲豹》 , 另一部是《英雄》 。 前者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商业化和娱乐化尝试中的失败实验品” , 而后者则受到更多的褒和贬 。
在与贾樟柯的对谈中 , 张艺谋罕见地谈到了这两部电影 。 “拍完《红高粱》以后 , 顾长卫的一个朋友要投资拍我的下一部电影 , 那时候可以说是第一个跟私营公司合作 , 还挺先驱的 。 ”张艺谋透露 。
“今天看来《代号美洲豹》就是商业电影 , 完全是一个新的尝试 。 但当时那个时代讲思考 , 讲深刻 , 没有人讲娱乐 , 连娱乐这个词都没有 , 所以《代号美洲豹》出来 , 评论界一片骂 。 我们也觉得很没面子 , 觉得拍砸了 , 所以后来多少年都不提这个事 。 ”不过 , 张艺谋说 , “其实现在想起来 , 那个电影挺好的 , 可能搁到今天还挺成功 。 ”
1988年拍完《代号美洲豹》 , 遭遇滑铁卢后 , 张艺谋又接着拍了《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 , 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叙事特点和造型风格 。 2002年 , 《英雄》横空出世 , 再次将张艺谋推上风口浪尖 。
当年 , 《英雄》斩获2.5亿人民币票房 , 占全年总票房的四分之一 , 全球票房1.77亿美元 , 创下中国电影全球票房最高纪录 。 可以说 , 《英雄》开启了中国商业电影的大门 。 尽管票房成功 , 但影片本身遭受巨大争议 。
“当年《英雄》是按文艺片准备的 。 ”张艺谋说 , 拍《英雄》是按部就班 , “是我到了一个阶段自然而然的变化 , 其实那时候完全是无意识的” 。
张艺谋坦言 , 能有这么一个大制作 , 这么多大演员 , 当时自己觉得很过瘾 , 但还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和理解去拍 。 “后面真没料到 , 公演的时候《英雄》居然成为一个大话题 , 全年票房八亿多 , 我们两亿五 , 中国当年全年四分之一的票房 , 是不得了的 。 要用今天的票房成绩来看 , 那都是一百多亿的票房 。 ”
“今天 , 大家愿意给它(《英雄》)中国第一部大片这样的赞誉和肯定 , 但当年随之席卷而来的就是批评 。 ”张艺谋说 , “那时候我们对票房没概念 , 也不觉得票房高是一个很得意的事情 。 我很在意大家的评论 , 结果看人家都说我这个电影思想有问题 , 意识形态、价值观有问题 。 ”
张艺谋说 , 如果《英雄》放在今天 , 能有这么高票房 , 肯定睡觉都会笑起来 , 因为今天基本上可以说是以票房论成败 。 “当年还是不一样的 , 所以《英雄》其实也是无心插柳 。 ”
拍电影不为稻粱谋就是喜欢
张艺谋透露 , 去年到今年 , 接连开拍了《一秒钟》《坚如磐石》《悬崖之上》三部电影 , 其中《一秒钟》是张艺谋自己的青春记忆 , 是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坚如磐石》是一部警匪片 , 是一个独特的 , 从来没有尝试过的类型;《悬崖之上》将于年底开拍 , 是一部谍战片 , 在东北雪乡拍 , 很希望拍出真正的冰天雪地 , 这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