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看了120帧《半场无战事》终于明白李安为何要冒这样大的风险??( 二 )


所以《半场无战事》无论最后的商业回报如何 , 从整个电影放映行业来说 , 都是一部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影片 。 也许五年后 , 人们会像现在谈论《半场无战事》一样谈论这部电影 。
下面 , 我们来谈谈剧情 。
首先我们来看下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观众对《阿凡达》的评价远远好于美国观众 。
03010 豆瓣得了:8.5分 。
美国|看了120帧《半场无战事》终于明白李安为何要冒这样大的风险??
文章图片

《半场无战事》 IMDB分数是:7.1 。
美国|看了120帧《半场无战事》终于明白李安为何要冒这样大的风险??
文章图片

103010烂番茄得分:49% 。
美国|看了120帧《半场无战事》终于明白李安为何要冒这样大的风险??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李安这次的风险在两个层面上 。 一个是技术上 , 120帧 , 挑战世界各地电影院的放映系统;二是内容 , 太离谱了 , 直接刺痛了美国最敏感的神经
口袋君在看《半场无战事》的过程中 , 脑子里一直在想BBC的纪录片《半场无战事》 。 在这部纪录片中 , 有一集将重庆富裕阶层的奢华生活与
穷苦农民工的悲惨境遇 , 在同一集中 , 不断交叉剪辑着:就是前一秒是豪华别墅中的钢琴 , 后一秒是出租板房的脏乱差 。 身为中国人 , 会觉得BBC很不地道 , 你吖这么剪是什么意思 , 存心黑中国人啊 。 所以 , 相信美国人看这部《半场无战事》也会有一种内心吞了苍蝇的感觉吧 。 美国第一大运动美式橄榄球的中场秀 , 一直是他们弘扬其国家精神 , 美军气概的爱国秀 。 但在《半场无战事》中 , 却与伊拉克战场的士兵惨烈经历交织在一起 。
而且李安明显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暧昧模糊 , 主战和反战派都能看到他们想要的细节 , 却又无法得到他们需要的结论 。 这种东方式的婉转迂回 , 让美国人心里看的直痒痒 , 心想 , 你吖到底是黑我 , 还是赞我呢 。
仔细想想 , 李安分明就是在讽刺这种表面风光无比的爱国秀 。 所谓中场战事 , 其实是一场虚情假意的嘘寒问暖 , 人们把战争想象成杀人游戏 , 把战士当成展示品 , 来做一场秀 , 以满足各类人群稀奇古怪的各种心理 。
在黑人经纪和球队老板的眼里 , 他们只是可以用来榨取利益的工具 , 而且容不得讨价还价;
美女啦啦队员对比利·林恩的爱慕 , 其实不过是出于骨肉皮追星一样的虚荣心理 , 当他不经意提及自己要留下的时候 , 她表示了惊诧 , 因为那样就破坏了她心目中战争英雄的人设;
美国|看了120帧《半场无战事》终于明白李安为何要冒这样大的风险??
文章图片

正如比利·林恩在片中说 , 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是我们 , 但决定这场战争真实意义的 , 是留在美国本土的那些人 。
原本他参军就是阴差阳错 , 立下战功也是无心之举;但在电影的最后 , 他还是不顾姐姐的强烈反对 , 执意要返回伊拉克战场 。
所以 , 其实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终极主题类似 , 《半场无战事》其实讲的也是命运的不可逆论 。 一次机缘巧合下 , 此生的轮回和宿命就此决定 。
社会系统附加的家国大义清规戒律都不是事儿 , 人能主宰和听从的 , 只有自身的情感欲望和本性 。
另外 , 《半场无战事》剧情中比较有意思的一点 , 是将平时大家私底下说的一些真心话 , 放在台面上 , 或者通过某种迂回婉转的方式展现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