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思( 二 )


25、就是在那12年中 , 由于诗人到处飘泊 , 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 。
26、俗话说:小别胜新婚 。
27、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 , 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 。
28、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 , 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29、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 , 不用典故 , 不用比兴 , 直书其事 , 直写其景 , 直叙其话;寓情于景 , 情景交融 , 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 , 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
30、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 , 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 , 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何日是归期 , 那么 , 现在我告诉你 , 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 。
31、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 , 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 , 而是诗人自己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 。
32、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 , 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 , 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 , 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 。
33、如杜甫的《望月》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
34、“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 , 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 , 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
35、“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 , 也就是写景 。
36、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 , 秋夜 , 大雨淋淋 。
37、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 , 不仅写了天上所淋之雨 , 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 。
38、透过写实的景物 , 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 , 大雨滂沱 , 池水涨满 , 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 , 雨骤风狂 , 人事寂寥 , 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 。
39、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 , 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 , 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 。
40、那么 , “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
41、所以 , 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 , 写的是环境 , 但绝不单单是环境 , 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 。
42、这样 , 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
43、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 , 第一次是实写 , 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 , “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
44、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 , 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 。
45、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 , 触景生情 , 展开想象的翅膀 , 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 。
46、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 , 一个是语态“却话” 。
47、“共剪西窗烛” , 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 , 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 。
48、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 , 推向了虚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