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不光彩的问题当然,对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重视还是避免不了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的问题 。
自日本明治维新以后 , 特别是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 , 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
传统问题上,日本开始缺乏干净水源,公共卫生条件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差,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扩散严重 。随后工业的进一步革命使得城市化进度推进 , 城市人口暴增,基础设施建设虽得到发展,但进度赶不上城市化的速度,而且后来因为二战原因被破坏,故传统环境问题依然没得到解决 。
二战后, 日本同样经历过脏乱差的时代,铁轨上满是粪便,电车上扔烟蒂,河沟里都是垃圾 。
经济发展太快了,国民素质也没跟上 。那个时候日本的国民素质也饱受诟病,虽然日本在1968年超越西德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 但日本人的国民素质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
1970年一位日本作家出版的《丑陋的日本人》,将日本人的不文明行为推上了风口浪尖。书里详细描述了日本人的各种低素质恶习,轰动一时 。此外 , 凭借着经济发展的东风,日本游客的海外购买力迅速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去海外旅行 。但日本游客把一些陋习带到了国外令欧美人哗然,虽然今天衣冠楚楚的日本游客到处受欢迎,但40年前他们被称为“农协旅游团” , 形容穿着土气,像暴发户 。
文章插图
丑陋的日本人
工业环境问题在工业化期间也开始日益凸显 , 由于片面追求工业,以工业集中的地区为中心出现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正常生活的环境公害污染,各种污染事件主要发生在这一时期 。
文章插图
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
不过,由于日本人本身就有爱护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传统,日本民众的公共卫生和环境意识都比较强,再加上日本社会死要面子的文化价值,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国民素质问题得到了快速的解决,效果也非常明显 。
六十年代开始,日本人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政府很快推动了系列相关法律的出台,先后出台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音规制法》、《水质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恶臭防治法》和《自然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 。
七十年代初,日本开始着手进行经济转型,重工业被高新技术产业逐渐代替,此后工业污染问题大大改善 。
后来日本也很早就意识到现代环境问题,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关注温室气体并出台相关法律 。
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已经变得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山青水绿、市容整洁,日本游客的行为已经大为改观 , 他们在海外不吵不闹,彬彬有礼的行为甚至已经被欧美人称为“模范游客” 。
6. 高度自律 , 不给人添麻烦日本人守规矩 , “不给人添麻烦”是日本人的第一行为准则 。他们在地铁和火车上不会打电话和大声喧哗 。就算在地铁站和火车站也是静悄悄,往往你能听到的只是急匆匆的脚步声 。日本人在地铁里看报纸,会将报纸折成四分之一大小再看,怕会妨碍到他人;日本人在公共场合接打电话,都是轻声细语的甚至捂着嘴,怕会影响到周围的人……
给人添麻烦会让他们从心底感到愧疚,这种国民性让很多日本人愿意耐心的把垃圾进行分类 , 再放到指定的收集点 。例如,矿泉水瓶就分了盖子、包装纸、瓶子三个部分 , 然后分别扔进不同的垃圾桶 。他们也更愿意把自己的垃圾带回家,而不是选择丢在外面,因此你会在日本街头找不到任何的垃圾桶 。
- 朱元璋为什么是真命天子
- 古时候形容爱情的成语
- 清朝公主为什么叫格格 清朝什么样的人称为格格
- 为什么明朝皇帝不如清朝皇帝 为什么明清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 元朝清朝为什么算中国历史 满清皇帝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吗
- 青少年抑郁状态是一种啥病 崔雪莉为什么结束自己
- 为什么肚脐眼不能抠里面的泥 肚脐眼儿的泥能抠吗?为什么?
- 人到中年大部分夫妻会分房睡为什么 现在有多少夫妻是分房睡的
- 为什么学车教练不教很多 驾校为什么没有女教练
- 放弃爱而不得的人是解脱还是痛苦 放下才能抚平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