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村庄保存福建最完整的唐代古墓( 二 )


明墓为何葬的却是宋人?原来林道尧的墓地位于山脚下,山上土质松软 , 泥土经长年累月雨水冲刷 , 最终淹没了墓地 。明万历庚戌年,林家后人按明朝墓的格局在原地重建墓地并立石碑,不想后来墓地又被泥沙填平 。乾隆辛酉年,又修葺了一次 。此后百年来,这座曾经气派的林道尧墓一直处在与泥沙抗争中,历尽沧桑,最终难逃淹没的下?。镜氖淌硪渤闪松较绿锕〉牡阕?。
林金发曾经对村里的古墓构造进行反复对比,他认为,各个朝代的墓均有独特之处,唐墓坟头呈立体龟状,宋墓坟头呈伏地龟状,明墓为没有坟头的平穴四方墓,且穴口大 , 为石灰结构 。清墓坟头同样呈龟状,但与别的朝代不同的是,墓碑刻在龟肚上,祭台底脚和墓墙上都有精美的石雕 。
清墓群背后的故事
村庄地处偏僻海疆 , 居然存在这么多年代集中、富丽堂皇的清代古墓,实属难得 , 古墓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 。
值得一提的是,村里所辖的6个自然村山坡上,清代古墓有60余座,其中保存完好的有18座,从乾隆年间到光绪年间每个朝代都有迹可循 。这些清墓造型独特,且有典故有来历,两年前,莆田文物专家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这一片清代古墓群,专家们惊呼,这里地处偏僻海疆,居然存在这么多年代集中、富丽堂皇的清代古墓,实属难得,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体现了莆田古墓葬制度 。在当时,专家们就有意将这片古墓群上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 。
采访人员了解到,当年让前来普查的文物专家们欣喜不已的还有在这个村里首次发现了龟脚葬墓 。采访人员看到,这座墓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间是主墓,两边各有一座小墓 。主墓呈“风”字状,共有三个墓埕,第一个墓埕两边各立一根莲花望柱,祭台及周边的墓手均用石头砌成 。近看主墓墓坵上“趴”着一只形象逼真的大海龟,四只呈爬行状的龟脚“踩”在墓沿四角,似乎正要爬行入海,龟背上有清晰的条纹,龟尾正微微翘起,令人惊叹 。
采访人员从主墓墓碑上看到,碑上刻着“寿官公林翠岩”及“清道光六年”等字样 。退休教师林国璋是林翠岩第35代孙 , 他告诉采访人员,林翠岩是林旻第28代世孙,曾被诏赐为寿官 。当时清政府给70岁以上的老人发补贴,叫做寿官,由此可见,林翠岩必是长寿之人 。
这个墓地占地约500平方米,主墓除了林翠岩 , 他的淑配陈氏孺人、德配郭氏孺人、次媳妇黄氏也附葬于此 。左边小墓是林翠岩长孙林盛贵及长孙妇黄氏合葬之处,右边小墓则葬着林翠岩长曾孙尚和及长妇高氏 。由此可见,林翠岩的儿子没有葬在墓地里,只有爷孙 。因此,当地人也把这座墓称作“公牵孙墓” 。原本第二墓埕旁还有一对柱石狮,埕中间镶嵌着一块长方形的大拜石,遗憾的是,现在石狮和大拜石均已丢失 。
林金发认为,“公牵孙墓”在提供文物研究价值的同时,也留下许多谜 。古代讲究左昭右穆,中为尊,左为大,右为次,墓祭排列也应昭穆有序,但不知为何主墓碑上林翠岩两位夫人的排序竟然颠倒 , 出现德配为左、淑配为右的排列,且附葬主墓的是二媳妇 , 而让大媳妇“屈就”曾孙的小墓,其中原因还有待考证 。林金发说,同样让人疑惑的还有林淮第三子林铭的墓,这座清墓墓碑竟然是嫡孙在左、长子排右,这完全不合理 。
【莆田小村庄保存福建最完整的唐代古墓】林金发说,1994年,他就开始研究古代族谱、古代祠堂及古墓葬、墓志铭等,花费了大量心血,足迹踏遍了全国各地,了解迁徙行踪,就为了修编莆田林氏大族谱 。他编写的族谱有21卷 , 共140万字 , 内容涵盖渊源、昭穆、宗枝、世系、匹配、墓葬、承恩、民俗、族规等,分成4册出版 , 第一册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