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鸣:一个与万千( 二 )


无数前辈曾在这里耕耘 , 无数名家曾在这里成长 , 无数新秀曾在这里诞生 。 从丁玲、张天翼 , 到贺敬之、雷抒雁 , 一代一代文学大师、教育前辈 , 筚路蓝缕 , 以启山林 , 在鼓楼、在八里庄、在芍药居 , 开辟一座又一座家园 , 建构起鲁院巍峨的物质和精神大厦 。
郭沫若、周扬、茅盾、叶圣陶、老舍、曹禺、艾青、赵树理、冯雪峰、柳青……一个个闪光的大家走上鲁院的讲台 。
马烽、邓友梅、蒋子龙、王安忆、何建明、莫言、余华、刘震云、迟子建、麦家……当代文学从这里出发 , 迎接喷薄的黎明 。
缘此 , 这里被冠以作家的摇篮、文学的殿堂 。
一个学文学的人 , 能够把职业、事业与生命融为一体 , 谁言不是人生的幸运和幸福 , 命运的眷顾和垂青?
大凡到鲁院研修的中青年作家 , 无不铭刻了许多艰辛的记忆 。
向往、报名、排队、等待 , 等待、等待、等待……一期、又一期、再一期……一年、一年、第三年……有的头发等白了 , 也没能叩开鲁院的大门 。
2013年5月 , 49名中青年作家脱颖而出 , 从全国各省市、各行业、各民族 , 跋涉千山万水而来 , 来到期待已久的鲁院芍药居校区 , 这个宁静安闲的园子 , 红尘中的一方净土 , 闹市里的一个憩园 。
心无旁骛的潜心 , 沉浸涵泳的舒心 , 如切如磋的交心 , 且行且思的走心……
思与思的迸溅 , 诗与诗的对话 , 中与外的握手 , 古与今的融通……
每个夜晚 , 每扇小窗 , 一个键盘、一张屏幕 , 一腔心绪 , 一幅剪影……
那剪影里有一位来自福建的诗人 。
温和、温情、温厚的张幸福 。
踏实、朴实、真实的张幸福 。
生命和诗歌融入大海的张幸福 。
阅读张幸福 , 仿若读大海 , 读生命 , 读人生 , 读世界 。
《海螺里有多少惊涛骇浪翻滚不息》《那是一整片一整片大海的呜咽与哭泣》《爱是船沉下后静静的水面》《我的书架上挂满海浪的笑声》《一滴水一转身摸出一堆盐》《如果让我成为缓慢的珊瑚》《我所经历的沧桑已全部忘记了我》《我提起整座大海的澎湃》《我在黑色的午后用渔火引爆光芒与声响》……
那里有巫性 。 黎明前的黑暗时刻 , 现代人的孤单感、忧虑感、艰难感、恐惧感、无望感 , 在大海扭曲、挣扎 。
那里有神性 。 人类对光明、对美好、对未来的追求 , 在波浪里盘旋、汹涌、升腾……
那里有诗性 。 魔幻般的原始想象在澎湃、陌生感觉在贲张、灵性思维在闪光……难以言传的表达 , 使人体味心灵的激动、体味人的精神的成长、体味世界的神秘和本质所在 。
那里有一个骑在波浪上的诗人 , 浑身金光闪闪 , 有着大海的斑纹 。
此刻的我 , 又与他相遇在诗中 。
我看到了自己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过的事 。
我看到那个少年波澜的生命、壮阔的人生 。
我看到了平与奇、少与多、弯与直、因与果、偶然与必然 。
我看到了一个和一个 , 一个和万千——
那全部的世界 。
此文为序张幸福诗集《隐约看见大海的颤动》
|李一鸣:一个与万千
本文图片

李一鸣 , 男 , 1965年11月生 , 山东博兴人 , 文学博士、教授 ,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 。 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 ,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