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为何没能攻陷重庆,抗战为什么重庆没沦陷( 二 )
▲抗战时期的重庆
01
此后重庆就成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和政治中心,当然也就成了日军的重点打击对象 。从1938年2月开始 , 日军对重庆展开了为期五年半的大轰炸.在此期间中 , 日军先后进行了200多次轰炸行动,派遣飞机9000多架次,毁坏了重庆大部分建筑 , 给重庆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 。很明显,日军试图通过空中打击配合地面部队拿下重庆,从而占领整个中国 。
但是事情却并没有按照日军的计划来发展,尽管他们发疯一样攻击重庆,但是重庆却在风雨飘摇中坚守到了最后,为什么重庆能够在日军的攻击下坚守6年呢?其实大致上有三个原因 。
▲大轰炸下的重庆
首先重庆的地形极有优势 。大家都知道重庆是著名的山城,这样的地形在现代战争中更为立体,在防御上更加有优势 。在重庆地区的周围,有着层峦叠嶂的群山,不但对于地面部队的攻击有着天然屏障的作用,而且在当时中国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多少起到一些弥补作用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 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并没有将重庆击垮 。
02
其次 , 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向西撤退的时候,这种迁移远远不是搬家这样一件简单的事,除了海量的文件档案,还有巨大数量的军需物资 。当时最有效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就是铁路和船运 , 而重庆港口就位于长江沿岸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重庆扼守长江,以大巴山为后背 , 对于抵抗日军的机械化兵团有着大的优势 。
▲日军旧照
当民国政府迁到重庆之后 , 抗日战争已经发展到生死一线的程度 , 无论如何国民政府也不能让重庆再失去,只要重庆还在,那么国人就会知道,政府依然在拼死抵抗,中国就还有获得胜利的希望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重庆依托长江,将自身的影响力辐射至江汉平原以及其他的沦陷区以及未沦陷区 。重庆成为抗战的最后一面旗帜,这个城市在八年抗战中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但是这个城市也像战火中的英雄一样,虽然伤痕累累,但始终屹立不倒 。
在《陪都重庆:大轰炸下的抗日意志》一书中 , 作者写道:“……加上重庆位于险峻的巴蜀之地,对于日军而言表面上近在咫尺,实际却远若天涯……”所以日军最终没能攻下重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地形”两个字 。
▲日军轰炸重庆旧照
03
日军对重庆丧心病狂的轰炸,反而激起了全体国民最为昂扬的斗志,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坚决一同抵抗日军侵略 。但是日军也不可能就此放弃重庆,他们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作战计划 。那么这次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42年,日军谋划了5号作战计划,这个计划主要目的就是在四川进行大范围进攻 。其主要目的是想要歼灭四川地区的主要中国抵抗力量,就算不能迫使重庆政府屈服,也要想办法让它崩溃或者分裂 。为了这个作战计划,日军进行了反复的商讨和论证,但是由于日军这个计划过于庞大,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具体的发动时间一直拖到了1943年春季 。
▲二战日军剧照
此时日军在其他战场上却出现了问题,在瓜岛战役中 , 日军惨败 。他们不得不迅速调整作战方案和战策战略 。原计划进攻四川的部队 , 不但无法得到增援,反而调派了第6师团前往南方,此时日军已经无力在全面发动5号作战 。
结语
最终,由于中国人民的拼死反抗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日军的这一次进攻重庆的作战计划便不了了之 。而独具天险的重庆,不但有着地理上的优势,而且随着全体国民越来越坚定的抗日决心,终究在日军长达6年的疯狂进攻中得以坚守 。
- 天价彩礼为何让人不堪重负 它成了婚姻的绊脚石
- 西汉齐国五百壮士为何集体纷纷自杀
- 刘邦为何要封自己仇人为列侯
- 皇帝喜欢的苏轼为何到死没当上宰相
- 项羽为何没有妻子儿女
- 项羽为何不能“得天下”
- 为何工作之后眼里的光慢慢没了 职场的残酷让人认清现实
- 同样是孩子为何日本娃娃那么早熟专家文化差异决定性格
- 200多年了日本为什么就是没能废除汉字,日本为什么难以舍弃汉字
- 中国女人去日本为何很喜欢穿着和服满街跑呢,日本和服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