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出家迷团( 二 )


憨璞性聪 。其长于辞令 , 对答如流 。比如,顺治皇帝问:“从古治天下 , 皆以祖祖相传,日对万机,不得闲暇 。如今好学佛法 , 从谁而传?”憨璞性聪答:“皇上即是金轮王转世,夙植大善根、大智慧 , 天然种姓,故信佛法,不化而自善,不学而自明,所以天下至尊也!”顺治皇帝听后龙心大悦 。
玉林通琇 。传说中顺治帝的法号“行痴”就是他起的 。
木陈道忞 。据说顺治皇帝曾对他说:“朕想前身的确是僧,今每常到寺,见僧家明窗净几,辄低回不能去 。”又说:“若非皇太后一人挂念,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 。”
在这些僧人的包围阐释下 , 顺治帝对佛教越来越认同,他开始相信,自己的九五之尊,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来生将在何处立命尚未可知,只有虔诚地参禅悟法 , 才能脱离生死轮回、苦海无边的命运 。
顺治帝之所以会对佛教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甚至多次表示要出家,和他对自己的现世生活状态不满有着很大的关系 。
顺治帝的童年并不幸福 。先是过早地失去父爱,“朕极不幸,五岁时先太宗早已宴驾,”接着,在还不懂得权力为何物时他就成了天子 , 除了要遵守种种宫廷规矩不得自由,更重要的是整个童年时期都生活在叔父多尔衮的阴影之下,这些阴影的程度之深,从他亲政之后追论多尔衮的十大罪状、籍没家产、掘墓鞭尸等行为可见一斑 。
亲政后的顺治帝仍然说不上幸福 。皇帝要管理庞大的帝国 , 即使对成年人也堪称重荷,更何况顺治当时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在朝政方面,顺治帝想要有所作为却总是阻力重重,他雄心勃勃地打算纠正清军入关之初因过度杀戮引起的满汉仇恨 , 比如在一定范围内重用汉臣、停止圈地,还为崇祯皇帝修建了陵墓等等 。可惜,大多数满洲贵族 , 特别是他的长辈们并不买这个账 。往往为了推行一点点“新政”,顺治帝就要和他们进行长时间的纠缠,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
而他的家庭生活也称不上愉快 。从政治需要出发,顺治帝先后娶了两位来自孝庄太后娘家的博尔济吉特氏皇后 , 第一位皇后生性骄纵善妒,顺治帝忍无可忍废了她,第二位皇后庸碌无才 , 也与顺治帝无法匹配 。后宫其她妃嫔,也少有出色的 。
在家庭不幸、政务繁杂等多重压力下,这位少年天子产生避开凡尘、遁入空门的想法也就成了容易理解的事情 。而接下来的这个打击 , 使顺治皇帝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避开凡尘、遁入空门的念头更加强烈,那就是他的爱子以及这个爱子的生母——宠妃董鄂妃的相继去世 。

顺治皇帝出家迷团

文章插图
顺治御笔“敬佛” 碑拓片 。“顺治出家”因由之
——董鄂妃 最后一根稻草
关于这位顺治帝挚爱的女子 , 有一种说法很流行,说董鄂妃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 , 曾经是名士冒辟疆之妾,清军南下时被掳进入宫廷,被顺治帝宠爱 。但此说早被公认为是错误的——有多个证据表明,董小宛与董鄂妃,根本就是两个人 。董小宛比顺治帝大13岁 , 当她在28岁去世时,距离史书记载的顺治帝迎董鄂妃入宫的时间,还相差很多年 。“二董”之所以会被讹传为一个人,主要是因为她们名字的开头都有一个“董”字 , 而实际上,董小宛的董是能被拆成“千里草”的汉字,而董鄂妃姓“董鄂” , 是满语的译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