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立嗣之谜:选中皇太极还是多尔衮( 三 )


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实质上是重新确立政治体制,将正在过渡和完善的君主制,退回到贵族共和制 , 是一种倒退政策,没有前途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诸位小贝勒的地位 。并对争权夺势的大贝勒是个有力的牵制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激烈的嗣位之争 。同时,也不难看出,所谓"九王当立而年幼",令代善摄位,将来"传于九王"的传闻,决不会是这种体制下的产物,而是努尔哈赤在实施此制之后 , 对嗣君的一个适时的思考方案 。

努尔哈赤立嗣之谜:选中皇太极还是多尔衮

文章插图
 
(四)嗣位之谜底
朝鲜李朝使臣传出多尔衮当立嗣,代善暂摄政一事,后世史家常常一言以蔽之 , "望风扑影" 。就算如此,影子是什么?也需要史家认真追踪 。现从四个方面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其一 , 多尔衮为贝勒,不代表八家 。努尔哈赤在世时,他在诸贝勒中处于什么位置,我们从头说起 。早在天命四年(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李朝官员李民寏提到代善、皇太极、莽古尔泰之后说 , "余三子幼",当时阿济格15岁、多尔衮8岁、多铎6岁 。这里指的是受重视、有地位的六个儿子 。其中这三位幼子,在李朝人的笔下只是"余"子,并无明显社会影响 。第二年九月二十八日,努尔哈赤因代善的"过恶",废除其执政地位,宣布八家的列名是:"阿敏台吉、莽古尔泰台吉、皇太极、德格类、岳、济尔哈朗、阿济格阿哥、多铎多尔衮八贝勒为和硕额真 。"从此,9岁的多尔衮由一名闲散贝勒成为正式和硕额真 。但在八家中只是与7岁之弟多铎合为一家 , 且在多铎之后 。天命六年(1621年,天启元年)十二月初一日,召开八家会议时 , 有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多铎(8岁)、岳参加 。天命八年(1623年,天启三年)五月初五日,在八角殿审事时,出席的是代善、阿敏、皇太极、多铎(10岁)、阿济格等 。天命九年(1624年,天启四年)元旦出席八角殿叩拜的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阿济格、多铎等贝勒 。初三日,参加与蒙古恩格德尔盟誓的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阿巴泰、德格类、斋桑古、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岳、硕、萨哈廉 。如上的情况终努尔哈赤时代,不曾有变化 。事实证明,多尔衮既是八家成员 , 又不代表八家,准确的定位是闲散贝勒、和硕额真 。其二 , 多尔衮不主旗 。努尔哈赤三位幼子分旗当在天命五年(1620年 ,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分析八家时 。当时两黄旗60牛录,分成四份,努尔哈赤与三位幼子各分15牛录 。总管自然是汗 。多铎掌正黄旗 , 多尔衮附之,具体管旗大臣是达尔汉虾,包括巴克什额尔德尼都在此旗 。阿济格掌管镶黄旗,汗的15牛录当属此旗 。具体管旗大臣是阿敦阿哥 。多铎作为旗主贝勒,除上述旗主贝勒聚会出席外,军事行动自然是他出面 。所以,天命九年(1624年,天启四年)正月初六日,努尔哈赤派八旗每牛录出10名甲兵往取复州户口时 , 出兵的贝勒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四贝勒、阿巴泰、岳、阿济格、斋桑古、济尔哈朗、多铎 。代表两黄旗的贝勒是阿济格和多铎 。十一日 , 出兵取恩格德尔额驸户口时,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四贝勒、阿巴泰、德格类、阿济格、斋桑古、济尔哈朗、多铎、岳 。代表两黄旗的仍是阿济格和多铎 。事实说明,多尔衮虽属正黄旗 , 并有15牛录而不主旗 。其三,多尔衮尚未分居 。理由之一是天命五年(1620年 , 万历四十八年)五月,查抄大福晋藏隐财产时,从阿济格家中抄出"二个柜,内藏有绸缎三百匹",证明阿济格此前已分居另过 。理由之二是天命九年(1624年,天启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努尔哈赤命令"多铎阿哥,将尼堪阿哥财产诸物合于尔处",并指出"尔家"作为"八家"不得"挥霍"尼堪财物 。证明多铎作为八家亦有自己的家 。多尔衮所属15牛录虽然附于多铎的正黄旗,但兄弟之间不属于同一个家 。一个月后的五月二十八日,多尔衮娶妻子,也不曾涉及自己的家和财产问题 。大半是多尔衮同努尔哈赤仍然住在一起 。多尔衮并未分析家产 。此事有先例为证,早在褚英兄弟首次分析家产时,德格类有份,而莽古尔泰无份,可能是重视幼子习俗所致 。理由之三是多尔衮既然不是旗主贝勒,地位尚居多铎之后,为什么李朝传出他将嗣位之事,这是多尔衮与父亲的亲密关系所致 , 一则多尔衮住在汗父身边 , 不曾分居;二则多尔衮与鲁莽粗俗的阿济格、文雅但好色贪玩的多铎不同 , 他为人聪明多智 , 工于心计,善于洞察时势,能够随机应变,在某些公开场合必得汗父特殊青睐 , 为外人所洞知 。同时,不能完全排除努尔哈赤在私密情况下倾听大妃阿巴亥要求令多尔衮承袭之想 。无风不起浪 , 李朝消息多来自"六镇藩胡" , 所谓六镇藩胡是指朝鲜会宁、稳城、钟城等图们江东六城居住的女真人 , 随着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大酋长罗屯等全部归降 , 多数迁入建州(后金) 。这些所谓"藩胡"曾在李朝领有职名帖,受到虚封官衔,对李朝很有感情 。天命四年(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初八日,有一名"藩胡"叫仁必,就有如上身份,他乘在后金充侍卫之机 , 将见到的事情,悄悄地告诉李朝官员,即所谓"凡虏中所为,尽情密言" 。多尔衮嗣位问题就是这些人通报的消息 , 引起诸多猜测 。多尔衮嗣位之说在正常情况下,不合逻辑 。但是对大权独揽的努尔哈赤来说 , 私下曾与大妃密议,亦难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