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疫情严重「疫情之下为什么西方国家的民众貌似都有点傻」( 二 )
那一小撮烧了英国多地 5G 信号塔的极端分子,想来就是为自己的相信找到了证据 。
这个证据说来只有一条薄弱到一思考就要断裂的逻辑链 — 信号塔越密集的地方,新冠疫情也越严重,因此 5G 必然是传播病毒的元凶 。
其中的漏洞简直不言而喻 。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信号塔密集的地方多是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而人口的集中自然为病毒的快速散播创造了条件 。
那么,相信这个理论的人必然是愚蠢到连如斯明显的漏洞都看不出吗?未必见得 。
换位思考,假如我得到了确切的科学证据,表明信号塔真的会传播病毒,我会积极地冲出去放火烧塔吗?必然不会,我只会痛心疾首 — 这个问题解决之前眼看着没法愉快地玩手机了 。
会掉入这个谣言陷阱乃至采取极端行为的人,多是本就反 5G 或是反科技的人 。疫情的发生,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

文章插图
▲ 图片来自网络 。
而现代的社交媒体无疑加速了这个从愿意相信、到寻找证据、再到坚定立场的过程 。
社交软件如此聪慧地洞察人心 。为了让你心甘情愿在上面消磨时光,它们不遗余力地挖掘你喜闻乐见的内容 。它们喂养你的偏见,证实你的直觉,让你以为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 — 政客、专家、学者 — 都在愤怒你的愤怒,忧愁你的忧愁 。
你只需对任何一种理论表现出在意,它们就能找出成千上百条推送来证明这种理论的正确性,将你所需要的证据奉送到你眼前的客户端 。
它们在为你创造了更佳的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让你更难以注意到有别于你先验立场的盲区 。因此,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信息来源是很必要的 。
与自身立场不和的东西很可能是不令人愉悦的,比方转发科普文章说不定会让你被常年看养生号的长辈们踢出家庭群 。
但正是这点不愉悦能够反复提醒你,不要因为某些消息更得你欢心,就不问缘由毫无保留地相信它们的真实性 。
2
并不是每一条看似真实的数据,
都告诉了你完整的故事
任何消息,如果能加上有确凿的、可以被查实的数据,立刻就平添了许多可信度 。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 — 数据支持,总比主观臆断要可靠 。
但当脱离了上下文的数据被刻意利用,以营造一种不完整的、带有偏向性的叙述时,其迷惑性会比空穴来风的谣言更强大 。
在美国疫情爆发之初,有人义愤填膺地指责民主党不作为,因为民主党治下的州确诊新冠的人数占据全美感染人数的大头 。这种说法直到共和党治下的德州和佛州也深陷疫情泥沼之后才渐渐平息 。
然而,和信号塔的理论无法成立一样 , 确诊人数其实也难以作为衡量党派执政能力的指标,毕竟民主党治下有人口密度奇高的纽约和加州 。
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案板上检测到新冠病毒的时候,由于据传市场的三文鱼是挪威进口,一夜之间沸沸扬扬地冒出了许多“曝光挪威三文鱼养殖真相”的文章,让这原本备受追捧的高级食材瞬间沦为人人喊打的智商税 。
我看到的几篇都提到了挪威三文鱼奇高的死亡率 。确实,根据挪威食品安全局发布的数据 , 挪威每年三文鱼的死亡率大概在 15% 到 20% 之间[1] 。不管有没有上下文,这诚然都是一个骇人的数字 。从动物保护主义者到挪威渔业部都对此表示过不满,也都在寻求解决之道 。
然而放在养鱼业的大环境里,这个数字并不显得多么出奇,也无法证明挪威的渔场环境就比别家恶劣 。苏格兰的养殖三文鱼平均死亡率(包括出逃率)约有 21%[2]、中国自己草鱼养殖的死亡率也在 12% 左右[3] 。
- 大学的多样性「从西方大学多样性发展路径谈大学是什么」
- 薯片跟土豆「薯条薯片土豆泥西方为什么对土豆情有独钟」
- 西方人为什么老的快「明白了为什么西方人老得那么快」
- 现在的人都用手机支付,现金用的少了「手机支付在中国这么流行为什么外国却还是喜欢用现金」
- 为什么西方音乐比中国的好发展「为什么西方音乐领域比国内领先国内音乐领域真的落后吗」
- 个人热点为啥连不上,为什么个人热点突然连接不了
- 朱三太子是谁?为什么会被康熙凌迟处死
- 凤凰网视频打不开为什么 凤凰视频看不了的原因
- 为什么玄奘被称为三藏法师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 他们不想委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