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父母对孩子没有期待吗「真的有父母对孩子没有期待吗」( 二 )


子悠表面上认真努力,但这都源于妈妈这个“外驱力”,而外部干预最大的隐患就是 , 它会取代内驱力,让内驱力失去发挥作用的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子悠在补习班遇到困难的时候 , 不是去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变得拒绝学习 , 最终发展为不再去补习班 。
03
过度期待让孩子自卑
被父母过度期待的孩子,无法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因为他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取决于父母是否对我满意 。
颜子悠就是这样,妈妈的脸色完全取决于他在学校的表现 , 如果表现好,妈妈的脸色也是阳光灿烂;如果表现不好 , 妈妈的脸色也阴云密布 。
慢慢地,他就会内化妈妈对自己的评价方式,所以当他在考试中无法接受自己不会做题,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 最终内心崩溃 。
终于有一次在家长会上,子悠鼓足勇气当众“控诉”:“我的妈妈不爱我 , 她爱的只是考一百分的我 。”
他还说:“你每看到我闲一小会,就想让我多背几个单词,多写几张卷子 。妈妈,我觉得你从来都没想过让我高兴 。”
有位老师说“过度期待就是施虐”,妈妈的高期待,让子悠感受到被虐待般的痛苦 。

真的有父母对孩子没有期待吗「真的有父母对孩子没有期待吗」

文章插图
04
没有期待不是放任
你可能说,电视剧里的情节夸张了 , 一般家长对孩子没有那么高的期待 。其实“期待”的本质,是对孩子当下的状态不满意,这种“不满意”、“不满足”才是伤害孩子内驱力和亲子关系的关键 。
反观两位老师说的父母对自己“没什么期待” , 不是指父母对他们要求低,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对他们当下状态的全然接纳,父母“爱其所是”,而不是“爱我所愿” 。
“因为没有期待 , 所以做什么都超出期待”,张老师这样说 。
一个被全然接纳的孩子 , 不用花心思去满足他人期待,能心无旁骛地做自己,充分发挥内驱力,达成自己的心愿,取得想要的成就,获得稳定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那个永远不够好的父母期待中的孩子 。
真的有父母对孩子没有期待吗「真的有父母对孩子没有期待吗」

文章插图
02
父母的期待来源于对自己的不满
为什么很多父母无法接纳当下的孩子 , 而总希望他们变得更好呢?真的是他们不够好吗?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往往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
01
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田雨岚大学上的是三本,时常觉得自己不如那些重点大学的学生 , 所以她一门心思希望儿子子悠能考上名校,出人头地 。她还经常跟子悠灌输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理念 。甚至当补课班的老师用极其难听的话羞辱子悠 , 连其他家长都看不下去跟老师理论 , 作为妈妈的田雨岚却不计较 , 她认为只要能提高成绩,受些委屈都是应该的 。
真的有父母对孩子没有期待吗「真的有父母对孩子没有期待吗」

文章插图
虽然田雨岚口口声声说为儿子好,自己为了儿子无私付出不求回报,但是她要求的隐形回报却是 , 希望儿子替自己完成当年没有完成的愿望 。
02
社会比较的压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跟他人进行比较,据此确认自己是否有能力、有价值 。养娃也一样,不管有没有意识到 , 其实父母都在拿自己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来评价孩子的能力和努力程度等,这是父母间的社会比较,也会影响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价值感 。